等待处理…

母亲不再孤独(散文)

2023年09月26日

文/陈冬立

母亲每次从乡坝头来,最多住上半月或一月,就犟着要回去。然而,这一回,母亲一住半年,却只字不提回乡坝头的事。除了忙些家务外,母亲每天早晨和下午,都要准时上街一次。我们嘱咐她一定要注意安全,她笑着:“别担心,这城里有些地方我能找到,你们还不一定能找到呢。”

一次,我去第二食品厂办完事,便顺着铁路绕道利民桥回家。这利民桥高高地横过铁路,一段缓梯上去,是一块平平的很宽的空坝。我忽然发现母亲正与一群老太坐在空坝两边,边私语边注视着往来如梭的人群。这些老太从装束到面容一看就知道是来自农村,她们的儿子或女儿就散落在这迷宫一样的都市里。晚上,我问母亲,与这些老太熟吗?母亲笑道:“熟得很。”接着就跟我念起一长串名字,某老太儿子在哪个单位干啥工作,某老太与媳妇关系如何——我吃了一惊,这些农村老太闲着无事,竟把家里的情况拿到桥上相互交流。我与妻常为一些小事吵嘴,不知母亲泄露出去没有?

母亲从不向我要钱,但一天中午,她忽然提出要点钱急用。我估计她是想接济一下家在农村经济比较困难的大哥,就说:“大哥生日,我已寄了一笔钱回去了。”母亲没有说话,但隔了一会,她道:“武家沟来的王大娘病了,医生说要多补点营养,可王大娘的儿子和媳妇两个月没领工资了。”我猜到母亲要钱的用意了,既为她的善良而感动,也为我家的现状而叹息,就硬硬心肠劝道:“需要帮忙的人太多了,帮不过来呀。”母亲没再言语,也轻轻地叹了口气,就早早地上床睡了。这一切,被我的女儿铃铃看在眼里。女儿正上初二,她将平时积存的零钱凑足五十块,送给奶奶。但母亲怎么也不收,最后,还是妻站出来:“妈,孙女想尽这份孝心,你应该成全孙女才对。”母亲终于笑了,边接过钱边拍拍铃铃的脑袋:“我们陈家有这种祖传啊。”

母亲依然每天都到利民桥去,与那些农村来的老太聚在一起,有笑声,有叹息,觉得日子蛮有滋味的。可是,有一天传来消息,说利民桥要拆建,城市很大,可供老人活动的地方并不多,可供母亲这类特殊的老人聚会的场所,稀少得难以找寻得到了。

果然,没隔几天,母亲知道了这坏消息,神情十分沮丧。我安慰说:“妈,你不用愁,新的利民桥仍建在原地,非常漂亮,是一座花园式的桥”母亲破愁为喜:“真的?我明天就把这消息告诉她们。”

上篇:雨夜陌生女(小说)
下篇:秦岭雪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7-11/22/21884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