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是我国饮食文化中的特殊成员。冬季吃火锅,已成为都市人的一大嗜好。
不过,小小火锅的经营者却在激烈的竞争中,暴露出诸多“走火”的现象。
毒品作配料。这一现象虽然并不多见,却不能不引起人们警惕。云南一个体饮食主,来到沿海城市,开起火锅店。人们发现这家的生意出奇的好,而且回头客多。后来工商部门突击检查时发现,原来他们为了吸引顾客,竟在火锅的配料中放入罂粟壳。
大小事故时有发生。据说,某村招待上级来人,村主任在给火锅加燃料酒精时,不慎衣服头发都燃着了,面部轻度烧伤;某地几位乡干部来到一家封闭较好的饭店吃火锅。天不作美,液化气泄漏,好在发现较早,未酿成大祸。
价高质差。目前,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对火锅反映最强烈的莫过于锅内食料差而价格高。名为火锅羊肉、狗肉,却很难找到一块实在的肉;而海鲜火锅中,海鲜多为廉价、劣质的产品,实价与收费相差甚远。 (江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