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1月30日,巴山雾浓,细雨濛濛。位于宁强县东南隅的二郎坝建设工地的高山峻岭中炮声雷动,机声轰鸣,一派紧张繁忙景象。负责承建此项我省“八五”重点建设项目和二十项兴陕工程之一的陕西汉中二郎坝水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宋明贵在施工工地现场欣喜地告诉记者:自5月18日三级电站全面开工建设以来,公司以改革管理体制为动力,以3年建成3个梯级电站为目标,强化管理手段,控制投资和工期,目前已收到良好效果,各施工单位捷报频传,实现1999年全部工程竣工发电已成定局。
二郎坝水电工程座落在海拔1200多米的大巴山上,工程纵深22公里,水头落差425米,由天生桥水库和天生桥、二郎坝、卧龙台三级电站组成。总投资3亿5866万元,总装机5万千瓦,可年产电量2亿度。它是由省电力建设投资开发公司投资控股,省小水电开发管理中心和汉中市、宁强县农业水利发展投资公司4家共同投资的汉江源头跨流域调水、梯级开发、综合利用水资源的龙头工程。此项重点工程参战单位多,工程难度大,为了保质保量如期完成工程,承建负责单位在开工初期敢于打破常规,大胆改革,从管理入手,强化各项制度和措施,抓住“三管一建”不放松。一是建章立制,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制定和实施了《施工现场管理办法》。公司作为业主单位在工程建设管理中居主导地位,行使组织、指导、协调、服务、监控职能,加大合同执行力度,全面负责工程质量、工期、投资的控制。同时,监理工程师受业主委托,严格执行国家基建管理有关政策、法规,主抓了“三监控、一管理、一协调”,保证了质量、工期、投资的监控。二是严格执法,加强了招标工作管理。公司成立了招标领导小组、招标办公室,负责招标组织。针对项目特点,聘请专家组成评标小组,以量化考核办法择优选定施工单位。每个项目招标做到了程序合法、纪律严明,公正公平。三是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强化建设资金的使用管理。工程建设上选择工期短、费用省的施工方案从大处省钱。做到设计、地勘尽量避免变更,严守合同条款杜绝索赔事件,控制承包总价及单项预算防止突破,有效地控制了非生产性开支。四是转变思想作风,组建了一支高效运作的建设队伍,以制度管人,定岗定员,实行岗位技能工资体制,形成了优胜劣汰的岗位竞争机制,把奉献与报酬紧密相连。
组织管理的严密适当,带来了员工潜在能力充分发挥。目前中国水电三局,铁道部第一、十五、十九工程局和省水利工程局等8个施工单位的近二千名职工,正紧锣密鼓、夜以继日连续作业,为之水随人意穿山来,卧龙再献大明珠。他们已经完成当年作业任务,预计年底完成整个工程进度40%,实现1999年全部工程竣工发电已成定局。 本报记者李春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