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劳模先进频繁被邀出书开会为哪般
“快刀王”冯朝万好尴尬
本报讯 西飞公司劳动模范、33厂铣工冯朝万日前先后收到8封让他不知如何是好的信。其中一封来信邀请他12月初去西双版纳参加一个学术研讨会,会议除了安排专家报告、学术交流和学术研讨外,还有第4天赴缅甸考察一项。4天的会议费用为1660元。
冯朝万1971年从部队转业,分配到西飞公司33厂当铣工。26年来,老冯一直在一个地方,一台铣床,兢兢业业地工作着,由于他技术水平高、工作效率高、劳动热情高,因而干活特别快,每年都要完成上万个工时,是劳动定额的4到5倍,因而被人们称誉为“快刀王”,冯朝万也光荣地成为西飞公司劳动模范。他的事迹在一些报纸宣传报道后,便接二连三地收到一些令他尴尬的来信。来信大多是一些新闻出版部门发来的,内容主要有参加学术研究(在风景名胜地),列入风云人物或名人集,交纳费用,包销出版的书籍,提供论文,予以发表,收取费用。冯朝万起初感到莫名其妙,觉得自己只是一个老工人,理论水平和文化素质不高,大可不必被邀请来邀请去。后来脑子里渐渐有了疑问,现在劳模收入高了,是不是都冲着钱来的呢?他说:“当工人就是要好好干活,这是本份,干别的没有能力,没有必要也浪费不起时间。”
据了解,劳模收到这类信件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仅在西飞公司,全国劳动模范贾印印、全国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田中文、航空工业总公司劳动模范俞昌年,都收到了数封乃至十几封这样的来信。
编辑点评消息《“快刀王”冯朝万好尴尬》,这件事看似蹊跷,实为时下一种较普遍的社会现象。大凡一个先进人物通过媒体见诸报端、广播和电视,即会引来诸多的编委会(实为出版商)通过各种渠道发来邀请函,其形式不外乎开会旅游、收入名人辞典,附加条件不是出钱就是包销书籍,说白了就是变着法子“捞钱”。过去这些打着国家有关部委“大旗”的出版商,将追逐的“目标”盯住厂长经理们,可时下却将“对象”瞅准了一线劳模,这无疑是一种“骚扰”,是对劳动模范的亵渎,也是一种腐败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