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爱玲自述 王娜整理
我是西安客运段西京41/2次第二包乘组餐车长魏爱玲。我的工作空间是那常人难以体验的狭小、繁忙而充满乐趣的列车餐车厢。
12月9日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上午8点多,我从家里赶到单位接车,听取段上对本趟车工作的安排和要求。随后向餐车工作人员传达这趟车的具体工作和有关任务
10点28分,41次列车终到西安后,我一边通过返程班组了解餐车情况,一边给餐车上餐料和备品。随后,我和餐车人员一起打扫车内卫生。经过5个小时的劳动,餐车卫生面貌焕然一新,各类餐具、酒具消毒配齐,厨师们也准备好了各种半成品。
餐车是列车的心脏,在餐车经营改革后,为满足旅客的需求,我们本着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宁肯经济上受点损失,也不干有损铁路声誉的事。
晚上7点20分,随着一声长鸣,42次列车徐徐地离开了西安。从列车改点后,乘坐我们这趟列车的旅客大多是因赶时间,刚下班又要坐车,来不及吃晚饭的。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开车半小时后就为旅客供应晚餐。餐车的各种饭、菜、饮料都有名码标价。我从进货、上料各个环节层层把关,要让旅客少花钱、吃好饭,买上舒心的食品。我们除了在餐车供应晚餐外,还将物美价廉的快餐盒饭推到车厢,送到每位旅客跟前。
7点50分,我挨个车厢了解重点旅客用餐需要。当我走到8号车厢时,软卧列车员向我介绍说,有一个法国旅游团需要用餐。我和他们的领队谈了有关用餐事宜后,与厨师们一起准备团体外宾的晚餐。按照他们的要求,“左叉右刀”将餐具摆放好,上满菜后,服务员将外宾请到餐厅用餐。由于我们精心烹调,热情服务,老外们十分满意,要给我们小费,被我们微笑着谢绝了。他们佩服地竖起大拇指说:“中国铁路,OK!”
夜深了,乘坐42次列车的旅客们都渐渐进入梦乡。我和餐车工作人员一起还在整理餐具,准备第二天的餐料。
12月10日早上7点30分,当我再次到车厢了解旅客用餐需要时,14号车厢一阵婴儿的哭声传来。循声走去一看,一位年轻的妈妈急忙问我:“餐车有卖蒸鸡蛋的吗?”原来她的孩子已经半岁了,但她奶水少不够孩子吃,平常在家里补充一些蒸鸡蛋,可在车上孩子饿了没办法。我安排她先在铺位上稍等一会,赶忙跑回餐车为小孩蒸鸡蛋。当我把一碗黄灿灿、鲜嫩的蒸鸡蛋送到她面前时,她激动地说:“谢谢您大姐!您叫什么名字,我要写一封感谢信……”我对她笑笑说:“快给孩子喂吧!有事来餐车找我就行了。”
12月10日,41次返回西安的途中,列车在石家庄车站停车时,车站送来一位病情很重的旅客。是护送人员用单架将他抬上软卧的。当我了解到这位旅客已是植物人,需要吃一些“流食”时。随即我就下厨房和大伙儿一起为他准备鸡蛋汤、牛奶,与护送人员一起给他喂食。12月11日上午10点28分,41次列车到达西安车站。我和列车长送这位重病旅客下车后,护送人员紧紧握住我和车长的手说:“谢谢,谢谢,他是我爸爸……”这时,不知怎的,眼泪从我的眼中夺眶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