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一位大学生的人生第一步

2023年09月26日

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人们传颂着一个大学生甘当锅炉工的故事,主人公就是民航西安基地管理处水暖站供暖分队分队长——李晓威。

1993年7月,李晓威从西安交大毕业后分配到机场基地处供暖分队,从学暖通工程设计专业到干普通锅炉工,如此巨大的落差,一下子把他推到了三九天的冰窖里,他一度对工作和前途一片茫然,整天萎靡不振。可是领导和同志们对他在工作上帮助,在生活上关心,还语重心长地说:机场搬迁后,技术力量绝大部分上了咸阳,现在你来了,正好弥补站上技术力量十分薄弱的情况。他经过激烈的内心斗争,决心调整自己,在实践中向工人师傅学习,把知识同实践相结合,从此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为了尽快熟悉业务,他找来现有锅炉运行说明书及参考资料,每天下班后便把自己关在房中苦心研读,很快便熟知了队上所管辖的11台锅炉的性能特点、操作程序、维修保养方法等。当时,恰逢队里正在进行管理安装工程,他一边给师傅们打下手,一边仔细观察每个施工环节,向师傅们学习阀门种类、管道连接、电气焊接、锅炉运行的有关知识。冬季供暖开始后,他更是不失时机地向工人师傅学习,练习实际操作。师傅们开玩笑说:小李,你也干这粗活,白上大学了。他笑着解释到:正是这些粗活,蕴含了你们宝贵的经验,只有亲自动手,才能真正学到。

1996年7月,领导和同志们推荐他当供暖分队长,他心里象十五只吊捅打水——七上八下。因为队里只有13名正式工和5名临时工,要管5个锅炉房,15台锅炉,5600多米管网及西关机场住房的暖气包维修,可谓点多线长面广,设备种类繁多且严重老化,谁当队长,谁都会经常提心吊胆的。上任初期,恰逢供暖前的准备阶段,哪一个细微的环节稍有疏忽,都有可能酿成大祸。他带领职工对设备逐台反复检查,忙得整天不着家。有时刚处理完一处故障回到家,传呼又响了。有天深夜,一台锅炉因控制柜电路故障造成引风马达烧损,他立即赶到现场,召集值班人员一起查清了原因,更换了电机。当锅炉恢复正常运行时,已是凌晨3点多钟。

辛勤的劳动必然换回丰收的硕果,供暖任务顺利完成了,四个锅炉房均被西安市莲湖区劳动局评为“先进锅炉房”,锅炉换季保养也在年检中受到西安市锅检所好评。1996年3月,由国家环保局和省市环保局联合组成的环保监测检查团,在事先不打招呼的情况下,把基地处锅炉房作为莲湖区唯一抽检对象,国家环保局一位老专家在耳闻、目睹、手摸以及一连串质疑提问后,情不自禁地说:“好!太好了!”

在对职工服务中小李也从不马虎。1996年11月,一用户家暖气漏水,污水四溅,室内一片狼藉。小李赶到时,迎接他的是用户那双焦虑的目光。时已初冬,加之连日阴雨寒意袭人,该用户漏点位于主干管,必须关闭区域总阀才能控制漏点,如不及时焊接,还会影响周围住家停暖。他想,决不能让用户失望。由于裂口位置在墙侧,他只能躺在地上作业。就这样,一根根焊条变成了一朵朵火花,小李的眼睛酸涩得睁不开,腰背在水泥地板上咯得酸痛,但摸着逐渐变热的暖气片,看到用户欣喜的笑容,听着用户连声的“谢谢”,他的心里感到暖洋洋的。

小李今年才27岁,人生的路还很漫长,但他在这漫长的路上已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你说不是吗? 本报通讯员焦雅俊?

上篇:枪梦做到大牢里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7/12/19971223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7-12/23/219736.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