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归类经营——森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战略

2023年10月07日

蔡永胜

森林是我省宝贵的自然资源,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及人民群众的生活中,特别是在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改良土壤、环境保护、促进生态平衡维护人类生存环境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省森工采育企业经营着秦岭林区近40万公顷(商品林约10.5万公顷,占27%,公益林约28.3万公顷,占73%)。它不仅是我省重要的木材、林产品生产基地,也是自然生态环境的主体。省委省政府早在1981年就决定把秦岭林改划为水源涵养林。那么森工企业在资源危困,可采资源减少,经济危困,资金短缺,又面临市场的激烈竞争的情况下,在陕西要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产工业体系,就必须对森林资源特别是木材资源,根据资源的多样性及利用目标不同分为不同类别,采取不同措施培育管理与利用,也就是对森林实行“分而治之”分类经营这一基础性战略。

我省森工在实现森工第二次战略转移中就实施了分类经营这一基础性战略。提出了“坚持走山外建市场,山上建基地,山下搞加工”发展森工经济,走出资源危困的低谷。省龙草坪林业局在这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先后建起了经济林和商品林基地,山下建起了中密度纤维板、硬质纤维板、木地板条生产线等木材加工生产线。全系统在山上建起了大小25个木材加工生产企业,山下有5个人造板生产线,林产化工生产有软木砖、软木纸、软木橡胶、树脂软木等四大类十多种产品,后又建了2000m3/年指接材生产线,为了提高木材三剩物的利用,先后建了两个木片生产线。营林基础地位也不断加强,“八五”期间,全系统人工更新造林(含低产林改造)9万多亩,营造速生丰产林4万多亩,建成了3个万亩用材林基地,中幼林抚育4万多亩。

我省森工在抓好由林业部确定的省龙草坪林业局森林分类经营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森林调查区划,编制集约经营区、常规经营区和保护经营区的森林分类经营方案。结合陕西森工特点,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木材加工为龙头,人造板为支柱,大力发展林产工业,使我省森工经济形成新的增长点。“九五”期间,实现人工更新造林和低产林改造9万亩;营造速生丰产林3万亩;建成6个万亩用材林基地和工业原料基地;中幼林抚育4万亩;种源基地建设2000亩;育苗600亩;林木良种自给率由现在的10%提高到30%;森林覆盖率由现在的89.6%提高到90.6%。林产工业将建成定向刨花板、家具生产线四个项目;还将建成一个年产55万平方米的高级复合地板生产线和年产5万m3的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原木加工要达到木材总产量的半以上;人造板产量将从1994年的7546m3增加到2000年7.7万m3;木片生产9万吨(20条生产线)。全省森工林产工业要形成产值2亿元,利税5600万元的支柱产业。

我省森工还将以经营机制改革为动力,以限额采伐为前提,以育为主、采育结合。对森林实行分类经营,保护生态环境,充分发挥森林的水源涵养功能,发展持续林业,调整产业结构、扭转“两危”困境,逐步建立起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实为功在当代利千秋。

上篇:名牌再塑老企业新课题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8/1/19980107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8-01/07/24622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