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德铭
每当商店开业或春节来临之际,店家都想以醒目的楹联来寄托自己的祝福和期望。
然而,大家切不可忘了,无论是开业的楹联,还是喜庆的春联,都不可人云亦云,照抄照搬老一套,应该有自己的特点。倘若老是不费力地写上“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诚招四方客,笑迎八方财”之类,那就有些乏味了。
当然,要写好一副楹联,也是极不容易的,若写不好,就会弄巧成拙,对自己不利。有家理发店在开业时,挂出这样一副对联:“提起刀人人没发,拉下水个个低头。”此联虽写得具体逼真,但让人生畏,心情不悦,自然生意冷落。后来店主将它改为“进店来乌云秀士,出门出白面书生”后,因此联符合顾客心理,生意自然兴隆起来了。
三十年代初,天津河东新市场,有两家颇具规模的租书铺夏记书局和田记书局。前者以出租言情小说为主,后者租赁章回小说,两家竞争,各不相让。有一读者给夏记书局送一对联:“云若笔下舒柔肠,引红杏出墙,春风回梦;恨水书中寄遐思,结啼笑姻缘,情海归帆。”此联结合该店实际,将当时两位名噪一时的小说家和他们风靡津沽的作品,巧妙地嵌在联内,手法巧妙,贴出后,添了不少光彩。田记书局见此情景,亦不甘落后,遂请各家紧随其后,写出一联:“一页故纸,写尽多少世态炎凉酸甜苦辣;数册残卷,叙完又回人海沧桑悲欢离合。”此联既烘托出书铺特点,又影射出当时社会黑暗,令读者深思感叹,使书局更红火。
在改革开放的当今,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楹联广告宣传。有一家小店,只因写了一副“前前后后左左右右皆朋友,上上下下远远近近似一家”对联,便招来了顾客盈门。因此作为经营者,不仅要花大价钱在电台、电视台及报刊上大作广告,亦不要忽视楹联这个不需要花多少钱的门面广告宣传。尤其是在春节来临之际,更不要忘了请行家雅士为自己写一副对联,悬挂于店门两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