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壮派太少现任厂长经理中,年轻人所占比例太少。据对上海105家优秀企业的调查显示:国有企业正职经营者51岁以上的占63%,56岁以上占30%,40岁左右的仅占4%,平均年龄为53岁,造成企业家老龄化原因是论资排辈的用人机制。
一地任期时间太长
一些厂长经理在一家企业任期有时长达十几年、二十年,容易滋生腐败。如原北京电子动力公司总经理兼党委书记陈铭在总经理的位子上干了13年,由于任期太长,使他在公司的权力失去了监督,公司财务处有如自己家的银行,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贪污挪用公款高达574.6万元,令人震惊!
知识结构单一
现代企业家要求对金融、证券、国际贸易、资产经营等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而目前大多数厂长经理的知识结构则不尽合理。他们以往的经历多是行政干部、工程技术人员,且大多数人是上级任命的。由于他们知识结构不合理,使一些企业面对种种机遇时失之交臂,或由于不懂而盲目操作,使企业陷入困境。培养一批年轻高素质的厂长经理队伍已显得十分急迫。(《金融时报》林新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