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闲话拜年

2023年10月07日

文/叶丛

年关将至,“拜年”自然又成为“不得不说”的一个话题。

有人把春节喻为国人的“狂欢节”,我不敢苟同。有人过年过钱,有人过年过“难”,对老百姓来说,除了“穿新衣、戴新帽”的小孩子,又有几个能狂欢得起来?我的一个工薪层朋友说得好:如今压岁钱,五十一百不稀罕。过年就怕拜年!

其实过年的烦恼远不至此。年三十起,有人门不敢出,怕冷落了叩门拜年的亲朋;有人户不敢串,怕作难了同样心态的好友。劳心费神,一个年过得忙累有加。于是乎,除了举家团聚,给老人敬孝,串串至亲,“拜年”之风似乎日趋淡化了。城里人更省事,拨一个电话,打一个传呼,彼此就心照不宣了。

如此一来,总觉得一个年过得人情寡淡。人们只所以厌倦了过年,全是因了这拜年——怎一个“拜”字了得!

有人戏称,时下的“拜年”有“明拜”和“暗拜”之分。明拜多为互拜,礼尚往来,无可厚非。而“暗拜”就不那么简单。“暗拜”为一些人“实现自我”创造了契机。有为取悦上司升官发财而“拜”者,有为讨好主管以求手下留情而“拜”者,有为儿女前程铺路架桥而“拜”者,如此等等,不胜枚举。暗拜者多为曲径通幽,秘而不宣,自有重金“压岁”。如此“拜年”风,不但败坏了社会风气,也损害了领导干部形象,老百姓对此极为反感。

过去延安时期,老百姓打腰鼓扭秧歌,将“人民救星”的大金匾送给毛主席党中央,那是因为毛主席、党中央给老百姓带来了好年景,是人民无尽的爱戴和感谢发自心灵深处。

也有不同的。一些基层领导春节一到,倾巢出动,明曰下基层给群众拜年,实为吃喝拿要;而也有相当一些干部年三十有家不回,忙着走访贫困户,给军烈属拜年,问寒问暖;更有许多省市领导年关亲临困难企业看望下岗职工,帮他们排忧解难……

谁该拜年?该给谁拜年?拿什么拜年?看来的确是我们应该认真考虑的了。

上篇:没有了
下篇:挑山的少年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8-02/06/24692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