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 培训专业技术人才

我省就业训练网络初步形成

已建立就业训练中心600余所,年培训能力14万人,就业率达85%以上

2023年10月07日

本报讯 为积极配合再就业工程和农村劳动力流动有序化工程的实施,我省各级劳动部门及社会各界大力推进就业训练事业的发展。截至日前,全省县(区)以上劳动部门已建立就业训练中心98所,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开办就业训练中心563所,年就业培训能力14万人,培训就业率达85%以上,初步形成了面向劳动力市场,覆盖城镇并向农村延伸的全方位、多功能、多层次、一体化的就业训练网络。

各级就业训练中心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探索出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作法。一、因地制宜确定培训方向,狠抓本地主导培训专业。榆林、商洛地区就业训练中心根据当地主要靠汽车运输的特点,抓住汽车驾驶员培训专业,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白水县就业训练中心抓住本县煤炭、苹果业快速发展的机遇,培训机电、爆破器材保管使用及苹果栽培、储藏等技术人员,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急需的人才。二、灵活办学,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开展培训。西安、延安、商洛等地的就业训练中心有的与大专院校联合办学,有的与机关、团体和企业联合办学,举办定向培训与技术等级培训,有的建立乡镇就业训练网点,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劳务输出人员技术培训,显示了就业,训练中心机制灵活的优势和特点。三、发挥整体优势,统筹管理社会培训力匮,提高培训的规模效益。渭南市先后制定了《渭南市就业训练管理办法》等5个规范性条例,对17个社会各类就业培训实体实行统一教材、统一师资标准、统一考核、统一鉴定、统一推荐就业。临渭区就业服务局在西北、华北扩大生源,安置渠道遍布全国,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渭南市临渭区就业训练集团”。四、明确培训思路,提高管理水平,保证培训质量。西安市就业洲练中心积极推行行政管理、教学管理、经营管理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西安交大职教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实行“双证书”管理,使学员在同一时间内既获得职业技术证书,又拿到大专文凭,深受用人单位欢迎。五、围绕就业安置,走外向型就业培训的路子。凤翔县就业训练中心在宝鸡市区成立了计算机培训中心,与宝鸡市电信局合办劳动就业信息台,为宝鸡市定向培训传呼员。由于该中心工作出色,他们被宝鸡市人事局授权为全市公务员微机培训定点单位,还被中国陕西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授权为该公司外派人员培训中心。本报记者朱碧波

上篇:企业改革要妥善安置职工
下篇:扶助下岗职工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8-02/26/247424.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