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盗衣者杀人也

——民航救生衣屡屡丢失令人担忧

2023年10月07日

张弟布王丹舟 柳江河

飞机上配备救生衣,是在危急时刻,保人性命的一项措施。可一些乘机者,却将救生衣窃为己有。这种行为表面谋财,实质上乃“杀”人。

据了解,国内几家航空公司几乎每天都有救生衣丢失的事发生,仅南方航空公司一家,每年损失近200万美元。西北航空公司也不例外。

西北航空公司最早的沿海航线是西安——厦门——长春往返。按照国际惯例,在海上或沿海飞行超过30分钟的民航客机上都要配救生衣。1990年,这条航线刚配放,就难逃劫运,平均每班都要丢失20多件。虽说以后加强跟班防范措施,但“灾情”时有发生。

随着西北航空公司沿海和国际、地区航线的增加,救生衣失窃问题再次暴露出来。一件救生衣44美元,经济损失是次要的,民航担心的是如遇特殊情况,一件救生衣就救人一命,它在安全上的价值是无可替代的。可以这样说:民航的乘务、空保、机组及机务这些离救生衣最近的工作人员家里都不会有。

窃救生衣有何用?西北航保卫处处长李健说:平时在海滩,在一些游泳场合,你见有的人穿着黄色的救生衣,颜色特别鲜亮,浮力特好,是游泳救生的好工具。可以肯定:这种特别的救生衣,几乎都取之于民航的飞机座椅下。

采访中,西北航保卫处的同志说:他们摸索出这么几条规律:一、偷救生衣者文化层次低,自身修养差;二、丢失救生衣的座位相连,多为同行者相互纵恿;三、季节性明显,夏秋季多,冬春少,西北航1997年7、8、9三个月丢失22件,1——3月份仅6件。国际、地区航线少,国内沿海航班多。

如何防范救生衣丢失,有人建议统一存放,但这不符合民航规定,达不到应急使用目的。又有人建议修改广播词,增加“请勿拿走救生衣”之类的提示语,或在乘务员做完怎样使用救生衣的示范动作后,当面婉转提示,但这样做易使乘客产生逆反心理。“航空公司把我们当成什么人了”。因怕“伤”旅客,也被否决。

被逼无奈,航空公司只好采取目前的“笨”办法:对不飞沿海的飞机不再配放救生衣;对要求配放的航班,由公司维修基地客舱车间在飞机执行航班任务的前一天航前检查时逐个放好,下午的航班中午检查时安装,待飞机完成该班任务后,再由客舱车间逐一卸掉。

形成制度。据了解:安装、拆卸救生衣这一项工作量,就146飞机而言,4个人一次最少需30分钟,TU154空客机型则耗时更长。与此相配套的措施是,该航班到达终点,旅客下飞机后,由机组人员迅速查看救生衣是否丢失,一旦发现,立即对号通知出站口。

据统计,西北航采取防范措施以来,收到一定效果,1993年元月至1996年12月共丢失救生衣481件,1997年全年丢失96件。在航线增多的情况下,救生衣失窃也有所下降。

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要防止飞机上的救生衣不丢失,仅靠民航工作人员监督不行,关键还要靠我们乘坐飞机的每一位旅客,从自我做起。飞机上的乘务人员向我们提供文明优质的服务,做为每一名旅客,也应做一名文明的旅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靠你、靠我、靠大家!

上篇:“假酒案”带来的思考
下篇:康复路市场名声在外买袜子遇诈实不应该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8/3/19980303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8-03/03/24753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