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乾坤
文明进化的熏陶,使得纪念的东西越来越多,最新的例证,便有“中国明星足球队”成立三周年的专题节目,在中央电视台播放。节目中自然张扬了那“刻石勒功”的所在,当然少不了前年六月在西安的“赛事”。
对于那场赛事,我记忆犹新。其时足球赛事就颇多:甲A甲B联赛,意大利英格兰劲旅来华竞技,使得足球的魅力,深得国人青睐。青睐之中,大抵又企盼中国足球走向世界了。
红火之际,忽又见“中国明星足球队”莅临西安,一展雄脚。原先总以为伯乐为觅“国脚”,也曾上穷碧落下黄泉的,想必“野无遗贤”,不意竞冒出了此明星队,天助我也,不亦快哉。据传媒报,其阵容很是庞大,聚明星四十余位。中国足球界有此利器,下次奥运会预选赛冲出亚洲,当属无疑。
然而球赛一开,我觑多时认得,所谓的明星云云,原来多是演艺圈中人。与足球并不搭界,冠以明星招牌,可能是自壮声势或不肯自贬声价的自封。我知道中国多奇人,有年仅十二即位列上卿的童子,有百岁且能挂帅的老妪,万马军中出木兰,三千宾中有毛遂,他们大都是激昂青云的角色;我也知道中国多异人,其一旦出名,非但虚名每每凭空上拔,本业之外的他技,也如有神助,价格照例飙升。其间或媚或捧或自高位置或自命不凡,诀窍就是要有声有色,用以壮胆,兼示威仪的。有声,要弄得闹嚷嚷;有色,要攫取七彩,以显示与众不同来。这球队,既以“明星”命名,可见自视颇高。及待看与之对垒的,只是当地某系统的厂长经理之类,便思忖:明星队有大名作靠山,对手又非浩荡的强敌,定会独领风骚的,观众也愿意看到明星队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大放异彩于绿茵场上,孰料观其一抬腿一投足的架式,却实在不敢恭维。如此这般,本只有埋首一隅,孤芳自赏的份子,不意竟能煞有介事地比赛,从而卖钱了。
可能因了“足球是圆的”,既“圆”,就难免“滑”,滑到极致,比赛的功能就凋丧殆尽,止留下了“表演”。而“表演”又伸缩性极大,可高可低,可津津有味,也可味同嚼蜡,跌到了极致,便近乎游戏。明星队的平庸而偏要卖钱,偏能卖钱,无他,名使之然也。即如假冒伪劣商品,常在美名的掩盖下以售其奸,这就叫本领。本领的最佳处,不在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的实在,而在乎隐隐约约、似与不似之间的,外人难测深浅,反倒以为神秘,致使孔方开路,明明暗暗地卖了起来,卖卖卖,大抵是致富之一术。
怀此术者代不乏人。因见古往今来,可卖者甚多,卖名只是其中之一。尽管有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论议,但卖名之风的甚嚣尘上,亦可窥风气之高下。名可卖,大有名者大可卖,大可卖者便不惟本业,就连与之稍有干系的庸琐细致,也随之而贵,成为呵斥八极的尤物。卖文,卖字,卖画,卖脸蛋,卖关节,卖祖宗牌,卖风流轶事,卖权力的聚敛之物,卖……卖得光怪陆离。西安赛事,便是卖脚。既是卖,就得有价:门票数十元。此种明码标价,和那些明明暗暗的权钱交易、“捐班”之类相仿佛;买者有“有钱能使鬼推磨”的侥幸或感慨,卖者自有“要鬼推磨”,须给钱的矜持或傲然。要不然,“明星队”中之人已不至一次地脚技重演,到底为了何来?不管有人嘴上如何地天花乱坠,但绝口不提掏观众腰包也得讲货真价实,便知是存心敛钱的。如是敛钱,于是便有了招摇,便有了过市,嬉嬉闹闹中便也有了招摇过市的得手。只是这种得手,总近乎卑,因之也显得无聊。
招摇的盛世是炫耀,到末代就只剩下这无聊。由那厮前年的西安赛事到今日的三周年纪念,无非在无聊之外加了一些令人鄙夷的油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