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一厂一策 多管齐下

——城固县国有资产改制调查

2023年10月07日

方鹏蜚伍宏贤

在计划经济惯性运行的影响下,城固所属国有企业很不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竞争无力,许多企业出现了经营不善、经济下滑、效益递减,有的企业甚至严重亏损或者破产。在县委、县政府的全力支持和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全县自1996年开始,加快改制步伐,努力实现以经济效益为目标的资本运作大行动。依据“不求所有、但求所为”的新思路,一厂一策,一企一招,兼并、租赁、拍卖……多管齐下,不搞一刀切,不图一种模式,大力盘活国有资产,努力提高地域经济实力,在企业重组,行业资产优化方面已初见成效。截至2月中旬,已改制各类企业522家,正在实施改制的有545家,改制后的企业均突现出了勃勃生机。其主要做法有:

——股份聚资 增强活力。生产经营效益始终高居全省各小化肥厂之首的城固化工总厂,在探索股份合作制改革中迈出了坚实步伐。全体职工出资,买断该企业部分有效净资产6000万元。职工人人是股东,无产者变为有产者,真正实现了主人翁当家作主目标。新机制自元月运行以来,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笔者曾亲眼见一工人捡拾一颗小小螺丝钉,问他为啥对一颗螺丝钉如此爱护,他说:“因为是自己的财产!”

——借梯登高重振雄风。曾连续亏损6年之久的县水泥厂,累计债务高达1499万元。虽每年县上给以补贴30至150万元不等,但仍扶不起来,仍然在市场上无立足之地,只好破产。1996年县上穿针引线,登报拍卖,吸纳外地能人(资金)前来经营。结果被渭南市个体粮油经营者李有财以565万元高价买得所有权。经过整修机器设备后,1997年3月点火生产,截至年底出“425”标号水泥3万吨,质好价适中,全部售出,上缴税金15.8万元,使破产倒闭的老企业又重新焕发出青春活力。

——盘活存量再图发展。城固县农械厂是一个曾经辉煌过的老企业。龙头产品垂直翻转犁、山川犁曾畅销西北五省、区,出口孟加拉国,经济效益一直不错。可近年来由于技改步伐滞后,失去市场,生产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在岗职工86人却要养活113名离退休人员。截至1997年底累计亏损258万元。该厂在与职工达成共识并得到县政府支持后,大胆实施让原有存量资产“活”起来的重大改革举措:先后将4处临街面厂区富余房屋、土地有偿转让、拍卖给了两家单位和两名个体户,共换回资金279.6万元。准备再陆续拍卖几处富余厂区土地和房屋。除还清债务外,尚有一定资金可进行技改,新上马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闯出了一条企业自我解困、自我更新、自我改造的新路子。被县上列为改制试点单位之一。

——实施兼并再造优势。县上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有经济实力的个体、私营、外地各类体制的企业前来兼并破产的国有、集体、乡镇企业。老庄镇乡镇企业工业硅冶炼厂,1988年建成开炉后3个月就因市场因素而停产长达9年,负债1500万元,750多万元的固定资产长期闲置浪费。县委、县政府多方联系、协调,终使汉中供电局兼并。经过严格的质量管理,产品赢得广泛市场,销往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去年实现销售收入522.89万元,上缴税金29.5万元。

——租赁经营 以存换增。对有些较大型的企业,或拍卖无望、无人购买的企业,将资产整体出租也是一个可行之路,可以存量换增量,盘活资产。县白云制药厂规模较大,机器设备、场地房屋等固定资产在千万元以上,技术力量又十分雄厚,但由于管理不善、资金匮乏、市场窄小等诸多方面问题,负债高达1049万元,濒临破产。租赁给原汉中中药厂工程师李忠虎后,企业蒸蒸日上,去年销售收入和产值分别增长212%和194%,上缴税金7万多元,企业步入良性循环,充满生机。?

上篇:没有了
下篇:万众瞩目:全国九届人大一次会议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8-03/10/24772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