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绪田
人在幼年,总盼望着很快长大成人,一旦进入中年,又感到光阴荏苒,不觉间,生命的航船就驶入江河中心,人生的历史被慢慢拉长,回首始岸,越来越远,眺望终点,愈来愈近,这时,才情不自禁地叹曰:唉,还没觉到,可快老了!但说归说,前进的步履依然坚实有力。
中年是一部难以读懂的书,有波澜壮阔的彩笔,有静如湖面的片段,有难如人愿的无奈,有一足失恨的缺憾。每一个情节都有一段让人心跳或沮丧的故事,每一个标点符号都撩拨着不寻常的回忆。不过,用文字写成的书大都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暗淡无光,用生命和血汗写成的书可以刻骨铭心,世代相传。
人到中年是最清醒的。年轻人看待人生总喜欢戴上一幅面纱,不想把很多事看得过透,甚至只是从万花筒似的人生中,专去看那些最美好的东西,以求自我陶醉。老年人看待人生总喜欢睁只眼闭只眼,既想把人生看个透亮,又不想真正看出人生的真谛,尽管嘴里有时也喃喃自语;唉,人生真没意思!却又不厌其烦地告诫子女们要好好做人。中年人则不同,他们看待人生时,两只眼睛睁得很大,一面冷静地况味着人生的酸甜苦辣,又一面乐观地直面人生,每向前迈进一步,都要惦来想去,生怕中途有个闪失。
人到中年是最现实的。年轻人热情洋溢,遇事容易冲动,喜欢用自己的理想去编织美好的未来,因而往往相信许多假的东西。老年人饱经世间沧桑,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任凭外面的世界多么美好,自己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闲暇时,追忆一下过去,重温一遍童年的温馨,因此,常常怀疑那些真的东西。中年人始终站在两者中间,既责怪年轻人的天真,又抱怨老年人的冷漠,或者觉得一老一少都未免可笑,往往表现出智性的沉默。
人到中年是大气的。人在青年,以义字为本,多少带有豪气,三朋四友相聚,喝五吆六,出手大方,今日有酒今日醉,很少考虑来日。老年人却有点小气,即使非常富有,也要细水长流,守业如命,总想给儿孙们多留些遗产。中年人天生就是创造财富的,既不胡支乱花,又不刻意守财,该出手时就出手,钱花完了又去挣,在他们身上仿佛有一股永远使不完的劲,等到两鬓飞白时,才揩揩脸额上的汗水,长长出一口气,又去重复上一代人所走过的路。
人到中年,一头挑着过去,一头挑着未来,既是连接两代人的纽带,又是人生历程不可逾越的时空,貌似坚毅刚强,孔武有力,但只要稍加留意,就会觉得并非如此。青年人遇到难以排解的事情,束手无策,表现出极度的不安和焦虑,或者只图一时痛快,来个利刀斩乱麻。老年人则将那些令人烦恼的事推向一边,任凭流逝的光阴去风干。中年人则不同,他们深知重任在肩,便挺身而出,碰上几次钉子,便心力憔悴,难免飘夹着几缕秋凉的意绪,回到家里拿出一瓶烈酒,自斟自饮,最后一醉方休。所以,酒能为强者壮胆,也能使弱者麻木。
中年是从青年走过来,又必然向着老年走去,这道风景,无论怎么看,都有其妙,如若中年朋友有兴,不妨也去领略一下自己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