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锦翼翾翾自远航
屈超耘
大概是两个月以前,我从陕西电视台“秦之声”栏目看到一出秦腔《窦娥冤》,饰窦娥的女演员,给人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她那唱,玉润柔媚,凄惋哀怨,别是一番韵味。可惜,由于字幕闪得太快,竟然没有看清楚演员的名字。我准备日后去西安打听,并想去和她谈谈关于秦腔的唱腔改革问题。正巧,二月中旬因事去古城艺康摄影部小坐,偶遇一女青年演员在此拍照。通过摄影师铁岭先生介绍,始知她叫李锦航,便信马由缰地拉谈起来。谈话中我这才知道,她就是我要找的演窦娥的那位演员。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哪!
这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女孩子,说话既低且轻,显得十分腼腆。然而就是她,小小年纪就成为陕西青年演员里的“获奖专业户”了。我为她取得的成绩高兴。
她60年代后期出生于长安农村,13岁以优异成绩考入陕西省艺校,是一名优秀的学员。16岁的豆蔻年华,就和著名演员刘亘天联袂演出《杀庙》,在长庆油田受到石油工人的热烈欢迎,后又和著名演员余巧云分饰《铡美案》里的秦香莲。当省委领导观看她们的毕业演出后,高兴地称她为“我们的小秦香莲”。艺校毕业后,她被分配到西安市“五一”剧团,一出《玉蝉泪》,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本来这《玉蝉泪》里的曹芳儿一角,是另外一个女演员饰演的,只是在澄城韦庄演出时,这位同志病倒了,领导上便把补角的任务交给她,要求四天内补出。她虽然觉得时间太紧,但在导演李月娥的鼓励下,她向领导保证,一定要在四天内把戏拿出。四天后,这出由李月娥饰演的沈梦霞和她联手补出的《玉蝉泪》,演得十分成功,观众当场给她披了红。
由于唱腔上的中听和表演上的周到细致,加上扮相的俊美,特别是长于演悲剧人物,以至十余年来,在陕西一连串的戏曲赛事中,她几乎榜榜有名。“西凤杯”秦腔大奖一等奖;西北五省“太阳杯”赛二等奖;省秦腔流派唱腔大赛中获一等奖;省秦腔卡啦OK大赛获一等奖;1996年“西凤杯”青年演员精英赛一等奖;1997年,又获了省文化厅声乐大赛和“秦之声”搞的“尖庄杯”奖。与此同时,她唱的《红湖赤卫队》片断、《红灯记》、《十五贯》、《祝福》片断及《断桥》、《探窑》,都录有盒式带,《走雪》、《三击掌》,被制成磁带、碟盘发行。此外,她还是个多面手。除过演唱戏曲,还在电视连续剧《庄稼汉》、《降邪神剑》、《家族》、《离婚了,别再来找我》中饰演了角色,演得极富个性特色。
李锦航是个才女,她戏演得好,文章也写得好。早在省艺校毕业时,就写有诗歌《莫忘了这一瞬间》发表,后来还给“当代戏剧”写了《声腔艺术的点滴尝试》等文章。尽管如此,她仍然是那样谦虚,觉得自己仍差得很远。她总是默默地自我鼓劲,立志要攀登艺术高峰。
两个多小时的谈话很快过去,我被这位青年演员吃苦精神和取得的成就所感染。觉得十分需要宣传她,让更多的观众了解她。于是,便写了这篇《锦翼猎猎自远航》,交她校核时,她羞涩地一笑,便把“猎猎”二字改为“翾翾”。我说:“为啥要改那两个字?”她说:“猎猎两个字太响,我是个刚踏进艺术大门的青年,和外两个字不配,改为翾翾好些。翾翾,《辞海》上说是小飞貌,我现在虽取得一些成绩,也仅仅是小飞小小的飞。”我一听,笑了:“改得好,改得好,《韩诗外传》说:‘夫凤凰之初起也,翾翾十步之雀,喔伊而笑之’,只有谦虚谨慎,才能成为真正的凤凰。”她听了,默默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