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方言误读

2023年10月07日

田长山

抬杠

甲对人说,我发现猪都是黑的;乙听见就反驳,不对,也有白的!然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地进行辩论,甲说乙在跟他抬杠。张说,明日可能下雨,你看黑云接爷哩!即说日头下山时黑云密布,是下雨的预兆;王听见了,偏说,我看没雨,黑云接爷不下雨又不是头一回!张说王这人在跟人抬杠。李说,咱村里就是村长的权大,村长说干啥就干啥;赵说,我看是村长老婆的权大,村长怕老婆!李说赵跟他抬杠。看了这几个关中人对抬杠界定,你可能已经发现,关中人把辩论之中,坚持片面的真理并跟人不依不饶地辩下去的行为,叫抬杠。我猜想这个词也来自於生产方式:譬如说抬一个大石头,把杠子塞到底下撬,你一下,我一下,左一下,右一下,很像是你一言我一语,而抬的中间没有回旋,不可商榷,也很像是杠子在抬的时候的硬碰硬。抬杠也是生活中的乐趣,同时也是思维的训练方式,当然在抬杠的过程中也能见人的智慧、品德、心性等等,所以只要不伤和气,也很有意思。我一位乡亲当队长时,对做庄稼是外行,但抬杠是内行,常常和社员抬杠。社员说,上碳氨要埋在地下哩!——因为碳氨容易挥发,一挥发就失去肥力!队长说,没听过,化肥化肥,一化就肥了,埋个砖头!然后就抬杠,最后是权力获胜,化肥还是按“化了就肥”的理论上到地里,让太阳晒化到空气里。社员悄悄说,“早请示晚汇报”简直跟教徒祷告没两样,把人整得没黑没明的;队长说,我看这好,上工整端,没人敢胡骚情!所以他直到坚持不下去了才不坚持。社员说,地一分好,谁想混也混不成了;队长说,我看不好,四类分子不扫街道了,你看村里脏得跟猪圈一样!我这位乡亲很会说话,曾经说村里人:“我看你是掂起碾盘子打月亮,你看不来远近还掂不来轻重了?”表现出很高的语言艺术。

红叶

关中人把说媒的人有时不叫媒人,叫“红叶”,和大众叫“红娘”显得不伦不类。红娘是《西厢记》中人物,为张生和莺莺的爱情穿针引线,属於古道热肠、侠肝义胆的女中豪杰。从董解元作《西厢记》王实甫改《西厢记》到现在,也不过是六七百年,红娘被做了媒人的代称的时间可能不会比这更早。但“红叶”在关中代称媒人,却要比“红娘”早得多,可能起源於晚唐,而且有一段掌故。唐宣宗(也有说是唐僖宗)时,有一宫女名薛氏,生活在禁闭的宫中感到乏味寂寞至极时,在秋天落下的红叶上题诗一首:“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诗写得很凄婉,很伤感,人不如流水,还可以流到外头去,而深宫大宅深似海,没有自由可言。她把这首诗题在红叶上,放在御沟里,让它流到外面的世界去,也确实寄托了她渴望自由幸福的少女之心。不料红叶从御沟水中流出,被一位叫卢渥(一说是于祜)的书生捞起。书中对这位书生捞到题诗红叶的心情语焉不详,可能免不了一场激动,免不了想入非非,否则他不会把这一片有情的红叶小心翼翼地藏在箱底,就象今人想方设法藏好情书。这一藏,就藏出了后来的故事。后来,唐宣宗不知是兴之所至还是本来就有人道情怀,他做了一件好事,即放宫女出宫嫁人,卢渥选到一位满意的宫女,成婚之后,宫女在翻箱底时,发现了这首题诗的红叶,发现原来是她自己写的诗!这个故事很美好,有“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企盼,也有“天意从来高难问”的浪漫。红叶,就是一位天成的传情的媒人,是预先就打了的爱情结果的包票。这样美好的故事,不流传才不可想象,作为大唐腹地的关中,不受其影响也不可想象。难能可贵之处还在于,一向质朴有余,灵活不足的关中人,对媒人的称呼上,却表现了十分灵珑剔透的诗心,让人不敢小看。

上篇:啥“骂娘”
下篇:抓阄下岗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8/4/19980414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8-04/14/24872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