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居者有其屋短期内可能吗?

2023年10月07日

李宏刚

近两年,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热点话题莫过于房改,种种迹象和消息,似乎都在向老百姓暗示居民拥有自己的一套住房这一梦想将很快实现。

然而,正如俗话所说,好事多磨。当我们冷静分析时,才发现现实并非如我们想像得那样美好。

我国在过去的几十年,实行低收入高福利的分配政策,这样,大部分城市居民手中的现钱并无多少宽裕,这些钱还准备着赡老养幼等等。根据世界银行的标准,住宅价格应是一般家庭收入的3至5倍,才可能推进住宅的商品化。而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城市居民的收入远远达不到这个标准。根据国家统计局1996年统计公报,从全国的情况看,城镇家庭平均年收入15,503元,每平方米商品住宅的平均价为1667元,建筑面积为65平方米的住宅价格是一个家庭年收入的近7倍,价格成为横亘在市民和商品房之间的一堵“铜墙铁壁”。

与此同时,伴随着近几年大部分国有企业举步维艰,城市贫困层的逐渐扩大等等因素,都使得当前城市居民收入比较之下尤为显低。一方面是城市居民手中缺钱,另一方面,商品房的价格仍是居高不下。去年初,国家发布了取消48项有关不合理的住宅建设收费的通知,但这些收费在商品房价格构成中的比重很小,平均到每平方米,价格降幅不足百元。而大多数房地产企业是靠银行贷款发展起来的,由于住宅商品化步履蹒跚,积压严重,到1997年,全国积压商品房面积已达6600万平方米,占用资金上千亿元,这就无形中加大了商品房的成本,而不合理的费用摊派、税负等等,都使得商品房价格下降幅度不大甚至上扬。据笔者了解,目前的商品房价格构成中,土地费用占20%左右,建筑工程费占40%左右,市政公用设施费用占20%—30%,各种税费占10—20%。税负加大了商品房成本的同时,也让消费者的支出加大,按现行税收政策,在商品房销售中,既向房地产开发企业征收营业税,同时又向购房者征收契税等等,而这无疑最终加大了购房者的经济负担。

由于老百姓手中没有足够的钱来买商品房,于是政府、银行便积极发展住房消费贷款,1997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个人住房担保贷款管理试行办法》。根据《规定》内容,抵押贷款面向已缴存住房公积金,购建自用普通住房的消费者,而目前全国归集的公积金仅为393亿元,且分布十分的不均衡;一些地方公积金制度实施时间不长,尚未能完全普遍推行;绝大多数合资、私营企业都未实施这项制度,加之目前住房公积金管理存在无人监督等问题,不能统一协调实施。这样,使得住房公积金在相当部分地区归集有限,从而必然导致发放有限、条件苛刻、贷款额度的限制又使得能贷到的仅仅是房款的一小部分,附之以相当麻烦的担保等等手续,使得住房贷款成了一只诱人不解馋的鸡肋。话又说回来,即使能利用银行住房信贷,一个家庭每月还本付息也不下千元,这对一般家庭来说是难以承受的,其压力不可谓不重。

如此看来,老百姓想拥有一套自己的住房,大部分人在短期内仍是可望不可及的。

上篇:西安居民对储蓄“情有独钟”
下篇:挺过之后是坦途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8-04/15/24876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