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中国:即将步入老年型国家行列

2023年10月07日

文/路轲瑜

专家预言:中国老龄化与21世纪同步

根据有关专家的研究结果,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将与21世纪同时到来。

按联合国规定,老龄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的国家即属老龄化社会。我国人口老龄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从1982年到2000年为老龄化前期阶段;从2000年到2030年为高速老龄化阶段,预计老年人口将从2000年的1.28亿增加到2030年的3.35亿;所占比例将上升到21.93%;从2030年到2050年为高水平老龄化阶段,老年人口比例将上升到27.43%。实际上,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1994年就已突破1亿大关,达到1.1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9.76%。这个比例已经与联合国规定的老龄化标准相当接近。而在上海、北京等特大城市,由于从70年代开始的计划生育工作开展得扎实有效,老龄化进程来势迅猛。仅以上海为例,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早在90年代初就已超过10%,目前已达18%。这就是说,一些特大城市已经成为跨进老龄化社会的“先头部队”,其他大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也将紧随其后,循序渐进地踏进老龄化的门槛。

老龄化将带给我们什么

由于我国社会老龄化速度快、来势猛,而我国又刚刚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阶段,老龄化的进程超前于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是劳动人口负担系数明显加大。专家预测,再过15年左右,70年代中期之后实行只生一个孩子的家长将进入退休年龄,那时,70年中期之后出生的一代独生子女夫妇就要承担双方父母,有的甚至同时要承担双方祖父母的养老任务,要给这些老人端茶倒水、洗衣做饭、请医抓药、跑街购物,还要安排文化娱乐,其负担实在太重。

其次是养老金、医疗费等老年事业费大幅度增加。使国家和单位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当然,这种包揽仅限于国家行政机关、国有企业和部分集体企业的职工。与此相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三资企业、私营企业、内联企业的职工以及城镇个体劳动者、乡镇企业职工和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却无人问津,全部由他们的子女负担,这对于个人和家庭来说实在是一个难以承受的包袱,十分容易造成家庭经济危机。

其三是为老人提供服务的福利机构和设施远远滞后必须大力兴建。随着老年人口的骤然增多,如果缺乏必要的福利机构和设施,老年人必然面临诸如购物难、就医难、出行难、娱乐难等许多困难与不便。我国目前经济尚不宽裕,钱从何来?这也是老龄化社会带给我们的难题。

工作早入手 红霞将满天

我国社会的老龄化问题早已引起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早在1993年9月4日,江泽民同志就亲笔为老龄工作题词:“重视老龄工作,发展老龄事业”。国家计委、民政部等10个单位联合签发出的《中国老龄工作七年发展纲要(1994年——2000年)》指出:从现在起到200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到来之前,要初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老龄工作体系,要增加老年福利设施,扩大老年社会化服务;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发动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老龄工作。在江泽民同志的号召和《纲要》的指引下,近几年来,我国的老龄工作越来越主动,越来越科学,越来越扎实,越来越有成效。上海等市已经出现根据家庭“四二一”结构即4个老人、一对夫妇、一个孩子而设计的便于照顾老人的几代同堂的商品房,很受市民欢迎。为了有效解决职工的养老金和医疗费,我国正在将国家负担的职责向商业性的人寿保险公司转移,向国民本人转移。与此同时,人们也开始重视自己的养老问题,减少超前消费和浪费性消费,注意积蓄资金以防老用,一个多层次,不同地区不同形式的多样化养老模式正在形成。澳大利亚中国公民会将其拥有产权的位于悉尼和墨尔本之间的40公顷土地无偿捐赠给中国老年基金会,用于兴建世界老年华人度假中心,并将以在这块土地上的盈利在国内兴建“中国国际老龄交流活动中心”。我们相信,只要我们见势早、准备早、行动早,我国即将到来的老龄社会必然红霞满天。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河南有个“百姓树”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8/4/19980417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8-04/17/24887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