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金堆城钼业公司的领导班子来说,霍宝珊不仅是领头人,而且是实干家。他以自己对事业的忠诚和倾心,把班子成员紧紧地结合成一个整体,同舟共济,团结奋进,成为万名职工信赖的主心骨,从而使企业焕发出无穷的活力,不断迈向新的台阶。
霍宝珊是1997年4月被有色总公司任命为金堆城钼业公司经理、党委书记的。这个1970年大学毕业来到金堆城,曾担任过11年公司党委书记的他,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和万名职工的期盼走上党政一肩挑的位置。面对着生产资料,特别是电力价格的大幅度上涨;需要弥补大量的历史欠帐;采矿进入凹陷作业、成本剧增这三项直接制约着总公司下达的确保年利润3000万元目标的不利因素,他和班子成员在深思,在谋划。他们不奢望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场面,他们只想着把每个人的力量都发挥出来,结合起来,拧成一股绳,为企业的每一步发展留下深深的脚印。新领导班子上任伊始,首先把更新观念,努力实现两个根本转变作为首要问题来抓。并且确定了新的生产经营思想,即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市场为导向,慎重决策,积极实施,降低成本,扩大规模,加强管理,灵活营销,巩固开拓市场,重视科技进步,积极向钼制品深加工领域发展,逐步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做到生产围着销售转,销售围着市场转,全员围着效益转,为企业设定了清晰科学的发展框架。面对选矿设备老化,腐蚀脱落,难以修复,给生产带来很大困难。他们加大技改力度,更新设备,利用天冷、限电、停产的空档,进行全面技术改造,向科技进步和规模经营要效益。同时加大技术培训,完善岗位责任制和技术操作规程,在全公司积极开展推广工人先进操作法活动。他们还重视科研和科研成果的转化,积极从大专院校引进人才,进行科研攻关,以解决生产经营中面临的难题,同时推广科技新成果,使企业生产能力得到加强。
在此基础上,他们通过强化管理,降低成本,从而达到增加效益的目的。公司领导班子深刻地认识到,企业要在市场中有竞争力,质量是生命,成本是关键,而质量和成本的好坏都体现在企业管理上。为此公司实施了两个方面的十条措施。质量方面一是出厂钼精粉必须达到优质标准;二是必须满足用户对质量的各种要求;三是必须按合同期限交货,以诚实信用赢得用户满意;四是提高包装质量和售后服务。成本方面一是坚决贯彻总公司扭亏增盈会议精神,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廉洁奉公的工作作风;二是严格控制产、供、销各个环节成本,大力压缩非生产性开支,管理费用下降5—8%,实行成本一票否决;三是加强资金统一管理。资金由公司统一收入,统一借贷,统一拨付;四是清理整顿库存积压,强化物资材料管理;五是加强工程项目管理,凡与扭亏增盈关系不大的项目一律停止审批,在建项目不得超预算、超工期;六是加强营销管理,公司成立产品销售和价格领导小组,理顺销售部门关系,根据市场行情决定营销策略。
在企业经营机制方面,新的班子以十五大精神作指针,拓宽思路,果断决策,抓大放小,对部分单位从领导班子、机构设置以及经营形式上进行了大的动作。长安钼制品加工厂是公司十年规划重大项目,为防止周期过长,投资过大,投入产出比例失调,公司果断决定集中财力对钼丝技改工程一次性投入,限期投产。投产后,公司又决定该厂实行进入市场、买断加工、产品自销、效益承包的运行机制。对于罗夫转运站基地、汽车运输部、工程公司等单位,他们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改制工作,进一步精干了采、选、冶主体。
为了落实这些工作,霍宝珊亲自挂帅,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地检查指导,督促落实。其他班子成员,也都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相互的配合,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精诚团结,同舟共济。在霍宝珊的支持下,他们还建立了每月20日公司党委常委轮流参加的公司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使许多问题解决于萌芽之中。使金堆城钼业公司由过去陕西有色系统的上访大户降低到现在基本没有上访户。他们依靠职工办企业,坚持以人为本,增强主人翁意识。液化气总站建成使用,提高了职工的生活质量;3000门程控电话交换机的开通,缩短了与外界社会联系距离,加快了信息传播;六栋新式居民楼的竣工,又有近400户职工乔迁新居;年初职代会提出的10件好事全部落实到位。
干部职工队伍的积极性发动起来了,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1997年在面临不利的形势下,企业仍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主要产品钼精矿完成年计划的108%,比上年提高10.4%;硫精矿完成计划的112.24%,比上年提高17.98%;矿山采剥总量完成年计划的123.9%,比上年提高21%,有18项生产技术指标创造历史纪录。公司资产负债率比上年降低了两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了15.7%,工业总产值达到6.7亿元,超额完成总公司下达的确保利润目标。
(李德强正昌)
上图:公司经理、党委书记霍宝珊
题图:公司露天采矿场
下图:公司办公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