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当心坑人的“魔术交易”

2023年10月07日

“托儿姐”

我的表哥、表嫂在西单一家服装店前,遇到一位漂亮的姑娘,她问表哥:“大哥,您这样的身材做一身毛料要多少布?”表哥、表嫂一愣,姑娘又说:“我哥在外地,让我带毛料给他,但我不知尺寸,你的个头跟他差不多,麻烦你进去帮我量一量。”表哥、表嫂于是进了服装店。

一进店里,那姑娘对售货员说:“我这儿有发的内部优惠券,每张可买10米毛料。你给这位同志量一量,看做一身衣服要多少毛料?”售货员量完后,那姑娘掏出钱点了点说:“毛料100块钱一米,优惠一半,买十米要500元,我这儿只有200元,剩下的我下次再买行吗?”售货员说:“不行,优惠券是一次性的。”那姑娘转身对我表哥表嫂说:“这种毛料在外面要100多块一米,这儿优惠一半,我买4米,剩下的给你们,也不白耽误你们俩这么长时间。”表哥表嫂动心了,花300元钱买了6米毛料,回到我家还高兴地说捡了个便宜。我妻子一看,这种所谓的“毛料”只不过是一种厚布,只值10多块钱一米,去退,找谁也不认帐。原来那位姑娘叫做“托儿姐”,这种人专门在市场上冒充顾客,帮助店主推销劣质商品,然后与店主按成交额分成。这种人在各地都有,她们站在柜台边,看见顾客来了,就装作买东西的人,夸商品质量好,价格便宜,引诱顾客购物。我表哥遇到的只不过是花招耍得厉害的一个罢了。

障眼法

去年4月,广东东莞某打工仔上街购物,经过一个地下行人通道时,发现有几个青年在搞有奖销售活动。一张大纸上写着:一等奖3500元、二等奖3000元……末等奖35元。奖券就在包装好的羊绒里,即买即兑奖,只要花500元,就可买一包羊绒并兑奖。打工仔在翻动塑料包装的羊绒时,见到一张卡片明显露出字迹3500元。打工仔心中暗喜,当即掏出500元钱买下了那包羊绒。等到拆开包装兑奖时,奖券上的3500元变成了35.00。原来中间的小数点模糊得很,隔着一层塑料包,又是在地下通道不太强的光线下,根本看不清。

京广线某火车站的站台上有个小卖部卖烧鸡,白纸黑字标明价格,每只3.6元。乘客觉得甚为便宜,等到选好鸡掏钱时,店主却每只要价36元,说时伸手轻轻弹去3和6之间的那个小黑点。原来是只苍蝇。等到这批顾客走了,店主又小心将那只苍蝇粘上。

混淆度量单位

去年8月的一天,烈日似火,笔者逛景山公园,见到几个摊贩在吆喝:“西瓜五角、木瓜五毛。”笔者挑了一块,称完,竟要价6元。那人毫不含糊地说:“看清楚了,5毛钱只能买一两。”笔者低头一看,那摊前还真有物价部门盖了章的牌子:“0.50/50克”,只好自认倒霉。和我一同受骗的是一位农民企业家。那人挑了个大西瓜,称完后听说要掏60多元钱,就不想要了。那几个卖瓜的哪里肯依他,拿着刀子围着他。农民企业家甩出一张大钞票,一边骂,一边把瓜一块一块地往地上砸,引得许多游人围观,那几个摊贩只好灰溜溜地撤了。

偷换概念

笔者去年春节期间和妻子、内弟游完镇江金山寺后肚子有点饿,看到有个卖烤红薯的,标明价格:1元2斤。于是挑了4个,掏出2元钱给摊贩,人家直说不够,要4块8毛,并说我们不会算帐。原来,烤红薯并非1元钱买2斤,实际上要价是1块2毛钱买一斤,我们只好干受气。

还有一种愚弄方式更为奇特。笔者一次在武汉开往北京的火车上听一位卖雪糕的妇女高声叫卖:“雪糕三毛,雪糕三毛。”许多人买到手才知道这种雪糕要价2元,“三毛”只是它的商标,你生气也白搭,她就是不肯退货。

强买强卖

京城的一些地铁口、地下通道里一些摊贩拿着纸盒,里面装着一摞摞的项链,在那里高喊,“项链一块,项链一块。”有的外地人见那黄灿灿的项链只卖一块钱一条,就被诱骗过去察看。果然有两个年轻人掏了一块钱拿起一串项链在翻看,并啧啧称赞。外地人于是也选好一条,掏出钱来时,摊主却要价50元,并煞有介事地翻出盒里据说是物价局盖了章的物价标签,其上赫然写着1元/1厘米。有的外地人争辩说刚才那两人只掏一元就买了一条,那两个年轻人转过身来说:“别慌,还在找钱呢!”把另外的49元钱递了过去。几个受骗的外地人明白过来后刚要反抗,便被几个坏小子架住,乖乖交了钱。 (徐兆芳)

上篇:宝鸡市金台工商分局全面轮训管理对象
下篇:惩治送礼者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8/5/19980506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8-05/06/249307.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