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地处秦巴山区,是个贫困的农业县级市。针对“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市情,安康市人民在改革开放、发展区域经济中认准了“潜力在山、出路在山、优势在山、希望在山”。上上下下齐心协力搞山地开发。
“八五”以来,安康市大抓山地开发,特别是1996年安康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山地开发、发展农业主导产业的决定”和“关于鼓励党政机关事企业单位和干部职工带头开发山地的决定”,共出台了10大政策,决定给搞山地开发的集体、个人、农户、事企业单位的干部职工法律上确定产权,政策上给予优惠,价格上放开经营,资金上给予倾斜。优惠的政策、明确的产权,激励和调动起各方面的积极性,大大加快了山地开发的步伐。
现在,安康市已有7980户农民、67个行政事业单位、39名干部职工、33名城镇居民参与山地流转开发。从开发方式看,有独资开发、有合伙开发;从开发途径看,有主攻一项主攻产品形成规模的,有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还有种养结合、修田造地、粮林并举、综合开发的。安康市水电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在小流域内以微型治理为突破口,一平方公里一平方公里地规划,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成绩,五年来治理150平方公里的山地,修建了15万亩以石坎梯地为主的基本农田。安康地区财政局1996年10月购买张滩镇大庙山荒山1242亩,开辟财源建设示范区,确立了“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开发思路和“三年打基础、五年披绿妆、十年成山庄”啪总体规划目标。不到一年,他们已造地100亩,开挖400亩,栽植600亩。
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目前,安康市已累计流转山地21.8万亩,占全市宜林荒山总面积38万亩的57.4%,其中已治理19.13万亩,占流转面积的87.6%。随着山地开发的全面推开,大大促进了安康市农业经济的发展。 (郭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