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对发展非公有经济几个问题的思考
郭慧平
笔者作为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窗口单位工商局工作的一兵,认为当前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要注意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解放思想问题
今天重提解放思想,很有必要。改革开放十几年,我们讲解放思想十几年,但讲了那么多年,没有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这特别明显地表现在对所有制性质的认识上,还存在着“一国营、二集体、不三不四是个体”、“个体私营经济是假冒伪劣的温床”的观念,常为姓“社”姓“资”问题争论不休。对非公有制经济没有正确、客观的态度,没有真正将思想统一到“三个有利于”上来。学习十五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两个《决定》,就要给非公有制经济地位上台阶,使之能发展多快就发展多快,能发展多大就发展多大。
2、红帽子问题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北方比不上南方、内地比不过沿海城市。旧思想的束缚使相当数量的个体、私营企业弄虚作假,登记时挂靠一主管部门,以集体、全民名义进行了注册,寻求一顶“红帽子”来戴,这是我省乃至全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据调查,近几年在我省宝鸡市、区两级工商机关登记注册的集体企业中,有50%为个人出资、个人经营、劳动成果由个人占有和支配的个体私营企业。对于“红帽子”型企业,我们态度要坚决,绝不允许挂羊头卖狗肉。一要积极动员个体私营企业主摘掉“红帽子”,还企业真正面目,明晰企业产权关系;二是要严格登记,拒挂靠企业于门外,不要使个体私营企业荒了自己的田,种了别人的地。
3、发展路子问题
关键问题是走什么样的路,干什么样的事。对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能走老路,不能盲目追求数量、追求速度、追求规模,任意铺摊子,搞粗放经营,而要求质量、求效益、求水平、求发展、树名牌、讲信誉。我国正处在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发展、传统产业向高科技产业转化的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应结合本地特点走自己的道路:①鼓励个体私营企业承包、兼并、租赁国有小企业使之成为个人经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②支持已有的、效益较好的私营企业上档次、上水平、上质量、上规模;③发展产业以单一的第三产业转移到第一、二产业上来,并实现规模经营;④大力发展民营科技型企业,使产品由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⑤从深度和广度上开发农业、养殖业,鼓励开发荒山、荒坡、荒沙、荒地,搞产业化经营;⑥发展能源企业,支持兴办小水利、小电力等基础产业。
4、市场建设问题
市场是个体私营经济的主战场,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就要为其提供宽松、优越的市场环境。市场建设应由各级政府统一规划,但从实际情况看,市容、交警、环卫、城建部门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本位主义严重,政府出面也很难凑效。放的时候,满街遍地都可经营;管的时候,斩尽杀绝一个不留,使个体私营经济成了名副其实的游击队,更无从谈大力发展的问题。宝鸡市某区的3个省级、国家级文明市场在两年内因道路通车、拆迁而撤掉个体工商户500余户,工商部门采取挤、让、压等方法在自办市场安排摊位、提供经营场地,而所谓要建某大厦的市场旧址,拆迁了两年多了,毫无基建迹象。工商部门深感肩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重担,受管办脱勾之约束,活动于政府、村组、企业、个人之间,动员兴办市场,往往也是剃头担子一头热。
世纪之末,随着十五大精神贯彻和省委、省政府《决定》的落实,影响、制约、阻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因素将被清除,也必将迎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