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与瓦斯“结缘”的人

2023年10月07日

一提起“瓦斯”,人们往往联想到火灾和爆炸,产生恐惧和危险的感觉。铁二十局中心防疫站年轻的劳卫科主任王沧州,却与瓦斯结下“缘份”,数年如一日,无怨无悔。

几年前,由铁二十局三处担负施工的南昆铁路天生桥隧道,经勘测瓦斯含量很高,施工人员产生了畏难情绪。在这样的情况下,王沧洲奉命来到南昆线,住在了天生桥隧道洞口,担负起检测瓦斯的任务。王沧洲深感自己责任重大,虽说参加工作已经10多年,对瓦斯只有耳闻,从未接触,如今要站在对付瓦斯的前沿,不掌握有关瓦斯方面的知识,根本不行。在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督促下,他开始了细心大胆的实践。在施工钻洞之前,他提前赶到掌子面观察检测,放炮之后,不等硝烟散尽又抢先进洞实地观测,一个循环一个循环地摸索有关数据,一个循环一个循环地探测瓦斯是否出现。有了空闲时间,就到临近的矿区去参观学习,虚心向矿区的领导及技术人员请教预防瓦斯的有关知识。功夫不负有心人,王沧洲逐渐掌握了预防瓦斯的常识。1995年3月,天生桥瓦斯隧道顺利贯通,未发生一起伤亡事故。

1997年初,广(安)渝(重庆)高速公路开始动工修建,三处中标了我国第一长隧——华蓥山瓦斯隧道,把王沧州再次推到与瓦斯打交道的前沿。华蓥山隧道三处管区,煤层瓦斯区裂隙瓦斯区达900米,二次生化气、硫化氢区域407米,煤层瓦斯含量9.16m3/t,王沧洲主动请缨,与瓦斯开始了新的较量。巍巍华蓥山苍翠欲滴,四季春色,然而它的腑腔里却复杂多变,并不让人喜爱,瓦斯随时都会突袭而来。为保证进洞职工的安全,王沧洲每天戴着安全帽,穿着笨重的水靴,往返于掌子面和洞口,一台从日本进口的cta—82型便携式有害气体检测报警仪成了他最亲密的伙伴,4台悬挂式瓦斯报警仪被他安放在隧道要害部位,日日夜夜,王苍州像细心的蜜蜂,反反复复、一丝不苟地观察着每台报警仪的数据。1997年11月18日,隧道内瓦斯浓度忽然升到12%,王沧州迅速通知上班的职工,让他们远离瓦斯区,避免了事故的发生。如今,华蓥山隧道已经掘进1000米,瓦斯含量仍在不断增加,为确保大家平安,王沧州依就伴随着他的报警仪出入隧道,义无反顾。

(刘科臣)

上篇:时代呼唤“智多星”职工
下篇:广告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8/6/19980604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8-06/04/25017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