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随着下岗职工的日益增多,下岗职工再就业,已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在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已引起了代表们的普遍关注。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社会上一些利欲熏心的不法分子,却在利用下岗职工急于寻找工作的心理,玩弄种种伎俩,设下重重陷阱,引诱下岗职工上当受骗。
用假招工骗钱。有一个名叫陈斌的人,来到苏北某市职业介绍所,声称自己是南京熊猫集团的工作人员,来此委托招工,并出示了自己的工作证和身份证。职介所老板信以为真,便打出招工广告:报名者每人交报名费等200元,等报名者满200人时,进行体检,体检不合格者退回报名费。一时间,报名者十分踊跃,很快就报满了名额。可是等到体检前的一天,陈斌以支付体检费为由,在付给了职介所5000元手续费之后,将剩下的3.5万元全部提走,溜之大吉。翌日,当报名者前来体检时,却再也寻不见陈斌,方知受骗。
用假信息蒙人。去年,深圳一家公司在媒介大张旗鼓宣传,招收培训生,说既可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文凭,又可解决工作问题。结果,有数十名相信“报纸、电台、电视台上说的,不会有假”的下岗者,成了这则假信息的受害者。南京有一职介所,说要为某商厦招收营业员,而当有几位姑娘交了中介费,拿着职介所的介绍信前去报到时,商厦老板却说他们招的是清洁工。可是当这几位受骗姑娘再次来到职介所要求退钱时,老板却强词夺理,拒不退款。
利用劳务输出设置陷阱。近些年,劳务输出以其挣钱多、能出国的巨大诱惑,成为国内劳务市场的大热门。于是,一些不法之徒巧立名目,编造谎言,诈骗钱财。去年七月,有位名叫郑虎的人,听说南京栖霞二建公司正在办理出国劳务,便想借机捞一把。于是私刻公章,私印出国通知书,还在二建公司租了间房子,便大张旗鼓地干起了“招收去波兰劳务人员”的勾当。当有18名下岗者前来报名、已收取费用14万多元的时候,郑虎却卷款携妻逃之夭夭。后来,此案被侦破,郑虎也被绳之以法,但受骗者的钱财却损失殆尽。
借口“试用”,大揩求职者的油水。无锡一制衣厂招收100名下岗职工为机工,但“试用”半年后,居然100%的人都因“试用不合格”而被辞退。浙江一私营企业招聘下岗职工进厂时,约定“试用”半年,在“试用”期只发生活费。可是在“试用”期满之后,老板以不能“胜任”工作为由,将他们全部辞掉了。接着又开始招收大量下岗职工,故伎重演。
有些职介机构漫天要价,大肆盘剥求职者的钱财。他们有的收取300元到500元的职介费,有的借口对求职者要进行培训,所收取的费用,甚至高达上千元;有些单位以下岗职工已有下岗生活费为由,有意降低劳务报酬,同工不同酬;还有个别企业,在招收下岗职工时,不仅提出苛刻条件,而且劳动时间过长,甚至没有休息日。如购物中心招收保安人员,要求每天要抓一个小偷;某单位招聘门卫,要求每天24小时到岗,但月工资仅有300元。尤其是那些不法分子,利用劳务市场,竟干起了敲诈勒索、掠夺财物、拐卖妇女、逼良为娼的勾当。
针对这些问题,迫切要求政府执法部门依法彻底整治劳务市场,对于那些为下岗职工埋设陷阱的非法职介机构,要加大打击力度,使其难以生存。作为下岗择业者,要尽量争取多掌握一些求职的基本知识,要到那些证件齐全的职介所去请求帮助。对用人单位的资信等情况,要进行详细了解,在签订劳务合同时,应对自己的劳动条件、时间、待遇、劳动保证等,提出明确要求,不可稀里糊涂地签名,以免上了人家的当;自己的权益一旦受到侵害,就应拿起法律武器,向有关部门讨个说法,要做一个敢作敢为的劳动者,万不可委曲求全,任人宰割。(赵德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