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现“政企分开,减员增效,扭亏增盈”这三大目标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首先必须保证职工队伍的稳定,这是铁路改革成败的关键。那么如何实现既减员增效又保证职工队伍的稳定?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减员增效是铁路深层次矛盾的焦点,它涉及职工最切身的利益,触动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既是目前干部职工的热点话题,也是深化改革实现三年攻坚目标最突出的难点。为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我们在全站开展的思想大解放教育活动中,以深入浅出的方法,真实可信的事例,把讲道理和摆事实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以理说事,以事明理。如用全站所辖8个中间站,全部使用6502电气化集中,从而结束了长达28年之久的人工扳道历史的事实,来说明减员增效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要求。明确并正确地解答了干部职工“减员有没有必要、减员会不会增效、减员会不会乱套”等思想疑虑,克服了“怨恨论”、“悲观论”等消极因素,从而得到了广大职工对改革的理解和支持,又增强了广大职工对减员下岗的心理承受力。
一坚持干部职工同比例减员。广大职工是有很高觉悟的,他们识大体、顾大局、听安排。只要我们坚持原则,办事公道,打破干部职工界限,不分职务高低,不论资排辈,坚持干部职工同比例减员,就一定能取信于民,得到广大职工群众的理解和支持,那么不论减员过程中的阻力多大,任务如何艰巨,最终一定会达到减员增效目标的实现和职工队伍的稳定。反之,如果我们只把职工当作减员的对象,矛头只对准职工,那么职工决不答应,结果只能是减员不仅不能增效,反而会乱了套。
一必须坚持“先挖渠,后放水”的原则。再就业问题至关重要。党中央、国务院为此曾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过协调和部署。减员的目的是为了增效,而不是让职工无活干、无饭吃。因此,我们必须把减员和再就业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放在讲政治的高度上加以认识和认真对待。减员并不是把职工推出厂门就算完事,而应该帮助职工挖好就业的渠,修好就业的路,提供再就业的机会,创造再就业的条件,在政策上要予以优惠、物质上予以帮助,精神上予以支持。
(张炬)
(作者系铜川南站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