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宁光
1998年7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降低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这是自1996年5月1日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第5次下调利率。面对银行利率一降再降,国企职工的日常生活结余款投向何方?笔者近日在咸阳5家国有纺织企业中通过对119位职工的调查采访,注意到企业职工的日常生活结余款主要有四个投向:
首选投向仍是“储蓄”。在采访中,有104人说自己在银行有存款,自述存款金额最高的约2万元左右。有65%左右的职工表示不会因利率下调而取出存款,因为“存下的钱都派有用场”。一位中年职工戏称头上压着“三座大山”:要买房、娃要上学、家有四位70岁以上的老人,“不存点钱不行”。存款用途主要是:买房、子女上学、买大件物品、为将来老了留点钱、给自己或为儿女准备婚嫁等等。有42.6%的职工认为在银行存钱“虽然利低但是保险”。尽管有37%的职工认为国家降低利率是为了刺激消费,所以要适当地增加些消费,但不少人仍表示“存的钱不能随便动”。
投向之二是用于消费。调查采访表明,职工生活结余款用于消费的大头是“买房、孩子上学和购买大件物品”。其中用于买房装修的占32.8%,用于供孩子上学或其他智力投资的占17.3%,用于购买电脑、空调、家俱等大件物品的占9.5%,用于自己或为儿女婚嫁消费的占6.7%。银行降低利率的消息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职工消费,有11%的职工觉得在银行存钱不如到市场上购物。今年才退休的职工李蓉就告诉笔者:“既然存钱不再生钱,还不如买成东西实用。”
投向之三是投资股市、购买国债和合伙做生意。笔者在调查采访中注意到,国有企业中职工“炒股”已占相当比例。在笔者调查的119人中,有37人自己参与炒股,有21人支持爱人及家人炒股,这些人中以20至45岁左右的中青年为主,有人投资已超过4万元。购买国债者27人,都是40岁以上的中年人,他们认为购买国债比起炒股虽然受益慢利润低,但不受市场气候的影响,比较保险。另外,与朋友合伙买车跑出租、开商店做生意的也占一定比例。
投向之四是购买人寿或家财保险。调查显示,购买人寿保险的约占调查人数的12%左右,其中为子女购买人寿保险的居多;购买家财保险的多以购建新房屋、业余跑出租车等为主,约占4%左右。客观地说,尽管购买保险正在成为新的消费热点,但让国企职工自己出钱购买保险似乎还形不成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