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月29日至7月7日的9天间,西安西站异常繁忙。汽车每天源源不断地从西安各大专院校把毕业生的行李运到这里。这期间,共有5343批15000件,约250吨的大专院校学生的行李从该站装车发到全国各地。可是,鲜为人知的是围绕着运送学生行李,还发生过一场没有硝烟的“抢运战争”,从而给西站营业所的职工们留下深深的记忆。
(一)
在距学生暑假还有月余的5月下旬,西站营业所便派人到各大专院校联系承运毕业学生行李托运业务。不料,当他们四面出击后,发觉公路、邮政、航空和兄弟车站已捷足先登:西安车站早已把印有“售票与办理快件行李托运相随相办”的营销传单散于各校园;汽车公司则信誓旦旦称他们“门到门”服务的便捷;邮政局则拍胸道“凭密布全国的邮网,保证把娃们的行李运到家中!”而蓝天“银鹰”则讲:空运特快,运价可以优惠嘛!全市50余所大专院校,让西安西站来为学生代办行李托运的,仅有两三家。这使他们焦虑不安。
(二)
市场引发了竞争,竞争又促使各家拿出“看家本领”改善服务,争取市场份额。一场艰苦的“抢占地盘,争运行李”营销战悄然拉开。
6月中旬的一天,西安西站营销员周彦琳、孙乃云到西工大联系学生行李托运业务,可人家以“我们已有安排”为由,将她俩拒之门外。于是,她俩通过熟人穿针引线,终于又踏进了校务办公室。在那儿,她俩向校方介绍了西站近几年的改革和改进运输业务后手续的简捷,并向校方表示:可提供上门为学校托运行李的全程服务。介绍完情况后,校务负责人同意他们前来为学生办理行李托运。不过,别的部门和单位也来为学生托运行李。“到时,在操场为你们划块地方,和人家去抢生意吧?”
就这样,她们凭着双腿,依靠各种关系采取校校间的沟通、货主的穿针引线、自告家门等形式,以及她们那真诚的面容、嘶哑的声音,感动了一个又一个学校。西安市的五县六区几乎都留下了她们的足迹和汗水。
(三)
经过营业所的营销员的努力拼搏,许多大专院校的门,被他们逐一敲开,西安10余所院校敞开胸襟,愿纳他们来校为学生办理行李托运。不过,院校今年有新招,在校园内为各运营单位划分”势力范围”,预订有限时日,同为学生代办托运行李。院校师生戏称这叫:“百鸟投林竞啼鸣”。为学生办理行李托运是否快捷简便,收费是否低廉,服务是否周到,要在大专院校的行李托运的竞争现场显示各自优劣态势。
7月1日这天,西站托运小组大清早就进入交通大学早为他们划定的操场一隅。他们摆桌放椅,安置电脑,便开始为三三两两早来的学生办理手续。有的帮学生填运单写标签,有的帮学生捆扎行李缝包订箱,还有过磅搬码行李的,又有操纵微机收款的,一个学生的行李,在不到三四分钟的时间,就办妥了。约10时许,一个学生要把行李托运到广西百色,他先在邮政摊点咨询,5件行李邮资达340元,便返身到西站托运点,办理之后,运费才收32元,问及何时到站,回答道十天之内,高兴得这个学生满院子说铁路托运好。一时间,学生们奔走相告:“这么便宜的运费,这么方便省心的办理手续!”中午时分,托运行李的学生们已里三层外三层地把西站托运点围了个水泄不通。托运小组立即抽出人员,组织学生排成长长的双队,又把组员分为两拨,双管齐下共同办理,紧张有序的工作使她们顾不上擦把汗,忘记了吃午饭……当她们送走最后一个学生,办完最后一件行李时,已是夜阑人静了。
辛劳的汗水换来不断涌入的学生们带来的件件行李。西站人也从此深深体会到,铁路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只有勤勉努力,才能永立不败之地。 (许法成毛荣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