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国字脸,笑盈盈的,举手投足风风火火。听说要写他,连连摆手:“干好份内事都要宣传,不值,不值……”这,就是西安铁路工程三公司劳务基地工会主席刘平。
刘平在工会主席的岗位上干了不到3年时间,可他心劲大,点子多,做事投入,深为职工称道。用他的话说,干工会工作得有滚烫的心,浓浓的情。从技术口调任原六队工会主席后,他细细地把所有职工的特长、家庭收入、身体状况乃至子女就业、家庭住址了解摸排了个透,并立册建档。一有空,他走进工棚,来到职工家里,拉家常,谈心事,随时随地“搜集”情况,解决难题。从与原六队青工们交谈中,他得知多数青工只顾图舒适而不求施工技能的长进,他马上和支部书记、队长协商对策,议定方案。没几天,由下会牵头组织,技术员施教的一个青年业余夜校在宝成线工地上成立。青工每周有3个晚上的边学边做,这样坚持了半年多,青工的技术素质明显提高。
在公司劳务基地,最使刘平牵肠挂肚的是下岗职工和特困职工。他马不停蹄地摸排这些职工底子,制定工作方案,访贫问苦,数十个双休日都不休息。有好儿次,他都是被同事给硬逼回家。和他同在一个单位、已下岗1年的妻子满肚子的抱怨:“好像就你知道工作,俺娘儿俩你还管不?”他嘿嘿一乐:“看看看,又赌气了,咋能不管呢。”台帐健全了,制度细化上墙了,还没出一个月,谈起189名下岗职工的情况他如数家珍。为了稳定下岗职工的心,他不辞辛劳的奔波,与工会干事雷师傅一起顶着刺骨寒风,披霜挂雪,到宝鸡、大荔、华阴……足迹17个县市、36个乡镇村组,一家连着一家走访慰问了劳务基地近三分之二的职工家庭,有时他俩一天能跑上6家。患有轻度精神病的特困职工单田录着实让刘平牵挂不已,他上有二老,下有两子,一家人吃喝拉撒的担子全压在了瘦弱的妻子肩上。刘平把他作为自己的重点工作对象,过节了,开学了,他及时送去钱物,又不忘“精神帮困”,只要去宝鸡,他非得要到单师傅家里坐坐。好几回激动得这位老职工当场唱起了“天大地大,没有党的恩情大”的歌。在华阴走访完3名下岗职工后,已是晚上9点多了,天色漆黑一片,雪下得越来越大,他顾不上喝口热水,又摸黑找到下岗职工王亚娟家,王亚娟和其老父眼见此情此景,面面相觑,嗫嚅着嘴巴泪水夺眶而出。就在这
个月里,公司党委和劳务基地收到了17封感谢信,6面(个)锦旗、匾牌。
在公司内部劳务供需洽谈会上,刘平不厌其烦向公司各项目经理部举荐有特长的下岗职工,使110名职工重新走上工作岗位;他前后6次主动与西安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中心联系,使11名下岗职工欢欢喜喜再就业。然而,他的妻子现在还在息工,看他忙忙碌碌不顾小家的“狂样儿”,妻子曾埋怨过他。而他却满脸堆笑,鼓励说:“加把劲,好好学电脑,本领到了手,办法总比困难多!”是啊,对这样的好丈夫,妻子还能说他什么呢? (樊亚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