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文/左莉
范老去银行时,大家就想:一定又是去存美元了。范老的三个孩子都在美国,每年都接他们夫妇去住一住;美元当然不会少;就算想定居在美国也不成问题。
老大范根是文革后的首批大学生、研究生和留学生;并且留在了美国。老二范叶眼看着前面的哥哥,一步不落的也留在了美国。小妹范花大学毕业分到了省城的一个国防厂,但仍通过两个哥哥的关系想办法去了美国定居。现在范老的三个孩子都在美国,而他们的儿媳、女婿也是在美的华人;孙子、孙女自然也必是美国出生的美籍华人,这一切让范文宣的同事们羡慕的要死,同时也对他成功的教育佩服得五体投地。
今年春节,老两口是到美国过的。没多久就回来了,同样是因为听不懂话、看不懂电视、不习惯那的饮食、寂寞等等;另外更重要的是范老的脑血管病犯了,按说美国那么发达,应该在美国好好看看再回来;但费用太高,还是回来享受公费医疗更稳妥一点,所以正月十五还没过范老就执意又飞回了中国。
老二的媳妇已三十了才不很痛快的怀了孩子,刚一生下就打算上班,因此打电话给中国的父母说孩子顺利出世了,也说打算找人帮带孩子。这时范老的病已经轻多了,可以自己走路、上卫生间;接到儿子的电话,二话未说就让老婆去订飞机票。老伴临走时硬给范老找了位远房亲戚的女孩替他做饭、涮洗。对此范老很生气,不让女孩来,但女孩只听老伴的,只要没老伴的电话让她走就决不离开范家。
气极的范老因此去食堂打饭吃,这样人们每天会看到范老从食堂出来,在水池洗碗,除了手在不停的抖动以外,根本看不出有什么问题,花白的头发依然整齐地向后梳着、西服革履也很洁静让人仍那么自然的敬仰他,直到有一天,范老在去食堂的路上被一个中年男人挡住:走,到我家吃去,走吧……
看得出那男人的诚意,同样也看得出范老抖得更厉害的手,我突然感到有泪涌动,忙别开头向一边望去,直到开家里的门时泪水也未干。
【新作点评】文章是不是“做”出来的?答日:是。不做怎会有文章?但又要做得看不出是做来,这就是为文的功夫,所谓行文如流水,侃侃道来,好象和读者谈家常。左莉的文章其实都是“做”出来的,但做得看不出来,似乎很随意,在说一个极平常的故事。这种功夫,是值得许多初学者一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