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四川农民来陕西澄城打工,钱未挣下反因工致残六级;精明的老板企图通过赔小小一点损失“私了”;不行,民工索赔二十四万余元。这位民工能得到24万元吗?问苍茫大地,谁来为他作主?欲知详情,请看——

苦民工他乡遭伤残好仲裁依法持公道

2023年10月07日

□文/五味子 章学锋 雷双喜

27岁的王作平是四川省巴中市八角位村的农民,和大多数农民一样,他有自己的土地和家,不同的是他不信八角位人天生是穷命,他太想让贫穷的家乡人过上好日子了。

他决定在村子办个蘑菇场。天府之国的气候很宜于菌种的生长,他有信心让全市、全省、全国的人都吃上他们村的蘑菇。但,这需要投资。钱,从哪儿来呢?乡亲们都穷,借也借不了多少;贷款吧,用什么抵押?

正在这时,本村一位小伙打工回来了。王作平认为村人带回的不仅是衣锦还乡的荣耀,更重要的是致富的门路。打工,打工可以攒够那笔钱!他当即央求村人带自己去打工。可人家死活不允:你以为我在外干啥好活,我是下井掏煤的,是苦累的差事。再说也不安全,万一有个闪失,咋整?

可王作平认准的就要干,他的同乡耐不住他的死磨硬缠,带他来到了陕西关中原煤储备首县——澄城。

1997年6月,27岁的王作平终于成为澄城尧头某煤矿的一名民工。他很快进入“角色”,肯吃苦、干活卖力气,全身心地投入了这份还未捂热的工作之中。他有个小小的“野心”,就是他要从地层深处乌黑的世界干到亮堂堂的人间天堂上去。

7月29日,是他生命历程中一个难忘的黑色之日。这天,他在井下上夜班时被冒顶下的煤层当场砸昏。

见伤了人,小煤窑承包人杨东斌立即组织人员护送到附近的曹村煤矿医院抢救。王作平头部、背部受伤,下肢粉碎性骨折,必须住院接受治疗。

一星期过去了。又一个星期过去了。三个月都过去了。王作平的伤势还不见好转。住院住院,是把大把大把的钞票往无底洞里扔哪!万一小民工再赖上就糟了,唉,真是倒了血霉!杨老板不无沮丧地想。

“干脆,我出上一笔钱你们把你弟接回老家看病吧。”杨东斌和王作平的两兄长商量。对呀,与其在他乡看病,莫如回家就近治诊,两兄长一合计,成!很快,两兄长代王作平与杨东斌签了“君子协议”,由杨支付医疗费、生活费3800元,路费500元,合计4300元,一次付清两厢无事。

11月4日,王作平转到了巴中市清江镇奇章卫生所。一进去就躺在了病床上,直到1998年2月27日出院为止。在这里,他的家人代他支付了4750元医疗费。

现在,他终于可以看到家乡的太阳了,他终于可以看到家乡的土地了。可惜,他的双脚再也不能踏在家乡的土地上奔走了,只能拄着双拐一点点地艰难挪着行走。

1998年3月18日,四川省巴中市人民法院鉴定王作平伤残达六级,并建议应找小煤窑老板请求赔偿。

“早就签了协议,不是早就了断了吗?”杨东斌理直气壮地对前来“讨钱”的王作平大声地说。“你也知道,今年以来小煤窑也很难,煤卖不出去,卖出了钱也要不回来”……八八九九地摆了许多困难后,还是不可避免地绕回到没钱这一敏感而又实质的话题上。

苍天有眼,国法在上。

王作平走到了澄城县正义律师事务所李忠民主任的办公室,李主任热情地为这个四川民工提供了法律的帮助。

1998年4月22日,王作平来到澄城县劳人局仲裁股,递上了索赔24万余元的申诉书,要求赔偿:1.住院治疗费4750元,伙食补助费2400元;2.住院期间工伤津贴4000元;3.法医鉴定费340元;4.父母赡养费24000元,子女抚养费37200元;5.伤残待遇费151200元;:6.伤残工具费2000元,合计243890元人民币。

澄城县劳人局对此事予以了高度的关注,郭银海副局长当即批示:1.把此案列为1998年仲裁大案来办;2.免费为王作平受理此案;3.全局上下为调查取证工作开“绿灯”。

仲裁股股长武建华带领着雷双喜、李玉龙两名仲裁员一头扑入了没明没黑的调查取证工作之中——三上曹村煤矿医院询问主治医生、查看病人住院记录;两下尧头镇前往小煤窑查访见证人、了解当时最原始的情况;暗访得知杨东斌的住宅后,三次前往调查了解,无奈每次总是满怀希望都落空,因为被调查人不合作的态度次次使调查工作陷入僵局。

“为民作主,替弱者说话,给受害人撑腰。”这句堪称仲裁工作三大主旨的法宝,使这三位仲裁员增加了信心。武建华忘记了自己的胃病、雷双喜不忘个人年纪大需多休息的忠告,还有虎将李玉龙都忘我地投入工作中,终于使案情有了柳暗花明的转机。

7月20日,他们带领王作平上澄城县人民医院对王的伤势重新检查、确定,认为王在四川的鉴定与其在曹村医院时记录鉴定相吻合。同时,县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王作平伤残六级。

1998年8月7日,他们依法开庭,在被申诉人杨东斌缺席的情况下,依据《劳动法》、《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陕西省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实施细则》等法规有关条款规定,裁决:杨东斌支付王作平1.住院工伤津贴1050元;2.住院伙食补助费1050;3.一次性伤残补助金2100元;4.伤残抚恤金52930元。合计57120元,扣除原已付给王作平的4300元,实际支付52820元。仲裁受理费20元,处理费200元,由杨东斌承担。

裁决之后,28岁的王作平泪流满面,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事后,我们采访了澄城县劳动仲裁委员会首席仲裁员郭银海先生。他说,现在国家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规很多,可劳动者知道的很少,广大劳动者亟待补上知法的一课。他透露,县上已经决定以此案为教材,展开新的学法知法大宣传活动。

裁决之后,澄城县30万人民群众就此案自发展开了讨论。有人质疑他们本地官不护本地人,当的是啥官?但更多的人则说他们主持公道理应受奖。

对此,35岁的仲裁股长武建华坦然地说:“仲裁是劳人部门的‘新生儿’,人们普遍认为劳人部门是‘一工资、二调配、三劳保’。因此,有群众不理解也是正常的,这就要求我们更扎实地工作,变不理解为理解与支持。”或许,这是天下所有仲裁人员的共识吧。

上篇:没有了
下篇:二十年改革百姓谈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8-09/25/252526.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