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从江珊大难不死看孩子生存能力的培养

2023年10月07日

□文/杨东鲁

在1998年的滔滔洪水中,湖北省嘉鱼县中堡村6岁的女孩江珊大难不死,创造了死里生还的奇迹。她在惊涛骇浪中浸泡了约9个小时,短裤被洪水冲走了,只剩下一件上衣,两股间被树枝划出一道道伤痕,硬是紧紧抱住一棵摇摇欲坠的小杨树,直到被武警战士救上船。

小江珊得救了,假如换上另一个小孩,这个死里生还的奇迹也许就不复存在了。为什么小江珊能够创造大难不死,死里逃生的真实童话呢?这得益于她的生存能力和坚强毅力。面对肆虐的洪水,小江珊如果不会游泳,如果不会爬树,如果没有平时在野外摸爬滚打的耐力,就不可能死里逃生。

从某种意义来讲,小江珊的获救得益于她“成功”的家教。江珊的父亲一心想生一个儿子,所以,她一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没有被父母看得“金贵”。她经常一个人到处“野”,一“野”就是一天。两岁时就开始在塘里玩水,会狗爬、仰泳、踩水。她爱爬树,门前的一棵槐树被她爬得滑溜溜的,以至有时躲在树上奶奶找不到她。一到夏天,她便光着脚,打着赤膊,到处捉鱼,掏鸟蛋,抓蝴蝶,脸上晒得像黑金刚。一年四季,她的脚没少割伤,身上没少划伤,手没少搓伤,但她不怕,很少像别的孩子哇哇叫痛。

正是因为江珊的父母平时对她少溺爱,才锻炼了她的独立活动能力,并造就了她非凡的毅力;正是由于她有独立活动的自由,才培养了她会游泳、爬树的技能;正是这些技能的获得,才使她变得机灵敏捷,能及时抓住小树,死抱住不放。

江珊奇迹应该使我们的家长得到有益的启示,这就是如何对孩子,如何教育孩子,如何培养孩子。现实是这样的,大多数家长在对小孩能力的培养上恰好走入了误区:一是注重智力。望子成龙心切,从胎教开始,用心良苦,恨不得让小孩成神童。若事与愿违,则会走向另一个极端。二是看重敌力。经常可以听到家长这样训导孩子。如果小孩对家长说“某某骂我了”,家长马上会来上一句“难道你没有长嘴”;如果小孩对家长说“某某打我了”,家长更火上添油“难道你没有长手”。家长如此态度,小孩不闹出乱子才怪呢?

前些年中国孩子和日本孩子联合举行野营拉练,中国的孩子吃不消,其适应能力远不如日本小孩,就给中国的家长发出了警示,而小江珊的奇迹则应该从正面启迪我们的家长。让孩子多一点“野性”吧,溺养的猫不逼鼠,苦难是一部教科书;多多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吧,这才是孩子成才的基石。

上篇: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尖上
下篇:孩子也是一本书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8/10/19981016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8-10/16/26930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