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花季呼唤书香

2023年10月10日

□文/廖祖笙

尽管出版界眼下出书的数量不能算少,但对正处在花季里的青少年而言,放下功课之后能邂逅纯净书香的机缘却委实不多。书店里,书摊上,新书琳琅满目,向孩子们拂面而来的,是血雨腥风,是一阵又一阵淫秽和铜臭的气息。

在这样一种现实面前,我们不能不可悲地承认,现在的图书教育功能正以惊人的速度下降,非但如此,有相当一部分图书还把孩子们推向了成长的反面。伴随着坏书的大量出笼,青少年当中广泛出现了“性早熟”、“钱早熟”等怪异事件,而且心肠也一天比一天变得冷硬,出现在报端的以青少年为主体的暴力事件,这些年披露得还少吗?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有更多的孩子在心智上呈畸形发展,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们也将面临着更多的头痛问题。

这并非耸人听闻。人在成长时期所处文化环境的纯正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往往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这一点笔者有着极深刻的体会。年少之时,受高尔基、鲁迅、冰心等文学前辈作品的影响,我萌生了长大了也要秉笔写春秋的愿望,在课余时间,我阅读大量的世界名著,为日后的写作生活打下了颇为坚实的基础。时至今天,我少年时代的梦想早已成真,不但逐步成长为一名作家、记者,还出了一小堆的书,每月源源不断收到的稿费,也足够我一家大小滋润自在地生活。而与此相反,我小时候有位姓王的同学,因为成天沉湎在手抄本一类不三不四的坏书中,走出校门不久就因为抢劫被打进大牢,从大墙内走出不到两年时间,又因为口角捅死了人。假如没有那许多坏书的“推波助澜”,而常年陪伴他的只是激昂向上的书香味儿,他至于被押赴刑场,了此一生吗?

在目前这样一种颇显混乱的文化环境下,做为花季少年也好,做为家长、教育工作者也罢,似乎都应该多一份警醒。对纯正的文字亲近得多,对打呀杀呀或动辄就是“把手伸进了她的私处”等文字垃圾接触得越少,于孩子们的成长来说,总是没有坏处的。

像白纸一般洁净的花季,最是需要令人心旷神怡的书香。

上篇:没有了
下篇:教子不宜在人前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8-11/20/287836.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