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乐喧天,彩旗招展。由宝鸡桥梁厂投资42万元建设的“希望小学”,在沉寂了半个世纪的宝鸡西部山区的小川河村落成。喜庆的锣鼓和奔走相告的人们,把宝桥人真心扶贫的事迹传扬。
小川河村地处陕甘接壤的宝鸡县西部山区通洞乡,由于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直到90年代这里的村民仍是照明用油灯,打米磨面靠手工,为数不多的山民子弟,挤在低暗潮湿的小屋里读书。面对如此贫困的情况,作为联村扶贫单位的宝鸡桥梁厂,早在1995年就投资近7万元解决了山民的用电问题,去年又投资两万余元为村上购买了大型磨面机、玉米粉碎机。为了给村上建一所希望小学,宝桥厂派去的运管人员克服路途远、路况差的困难,将一车车楼板、水泥、砖块、沙石等建材运往大山深处。今年9月,一座建筑面积380平方米的两层教学楼建成。接着,宝桥厂又投资3万元,为学校配备了84套桌椅,还有大型彩电、VCD、录放机、扩音设备及体育设施,并为学生专门购置了校服。
最近,宝桥厂领导班子又决定再投资15万元同小川河村合资兴办畜牧养殖场,投资3万元用于扶持村上黑木耳栽植示范户发展栽培技术。(吴卫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