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经历三次高潮 形成五大产业

咸阳民营科技企业方兴未艾

2023年10月10日

本报讯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咸阳市民营科技企业已经成为繁荣地方经济和创立高新技术产业的一支新生力量。截至目前,全市民营科技企业已发展到1506户,从业人员6。4万人,累计研究、开发科技成果及新产品2000多项,获得国家专利260项。实现技工贸收入近13亿元,上缴税金超过亿元。

1987年以来,咸阳市委、市政府从本市地处内陆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积极发展民营科技企业的举措,使全市民营科技企业出现两次发展高潮。该市先后被国家科委列入全国民营科技企业重点联系市,陕西省科委、体改委确定为省民营科技企业试点市。党的十五大召开后,咸阳市委市政府把民营科技企业作为一个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迎来全市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第三次高潮。该市民营科技企业凭借着自身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子。他们一是把发展民营科技企业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目前全市共获得高级科技进步奖21项,省级科技进步奖11项,国家星火科技奖1项,获得国家级新产品145项;二是产学研相结合,技工贸一体化。将技术与生产结合起来,与大院大所“联姻”、借“脑”发展,集教学、科研、开发、生产于一体,走技工贸一体化的道路,使科技开发走上良性循环轨道;三是内引外联,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全市的民营科技企业中,与大院大所、国有企业建立各种联营或协作关系的达200多户,完成技术协作项目400多项,为企业发展增加了后劲和储备。民营科技企业也开辟了民间科技投入的新渠道,民营科技企业自筹资金创业,自我积累,滚动发展。据统计,目前全市民营科技企业每年科技投入达500万元以上,占到企业收入支出的20%,促进了科技投入的结构性变化,全市已初步形成电子基础材料、新型机械、医药保健、新材料和高效农业技术五大科技产业,尤以医药保健产业而闻名海内外。

(郭群星)

上篇:改制不是终点
下篇:五二三厂驶上快车道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8-12/16/28852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