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闲事

2023年10月10日

孔明

一日休闲,约旧友三五人寻一去处闲谝,我问一位朋友何故姗姗来迟,他气喘吁吁又眉飞色舞道:“刚才经过城门洞,有一女子被撞,头破血流,肇事者逃之夭夭,围观的人里三层外三层”。不待他说完,我就自作聪明道:“于是城门洞里发生了本世纪最悲壮的一幕英雄救美人的喜剧”。我那朋友少年谢顶——可谓绝顶聪明,瞪了我一眼反问道:“换了你,你会挺身而出吗?”为了拔高我那朋友,使他的事迹难能可贵,我就反弹琵琶道:“不溜之乎也,更待何时?”我那朋友如“酒逢知己”,要与我连干三杯,他言道:“真是英雄所见略同”看那女子十七八岁,有花容月貌,其呻吟痛苦状,楚楚可怜。我差点一个箭步冲过去,忽然灵机一动,就裹足不前了。一来围观者众多,我凭什么出这个风头?二来我毕竟身在外围,轮也轮不到我见义勇为;三来焉知那不是街头上自导自演的骗人把戏?看那女子并无生命之忧,我何苦冒人格被误解的风险呢?万一那女子抱住我的尊腿,硬说我是罪魁祸首,谁能肯自告奋勇为我解围?这种事你孔明老兄已领教过一回,我岂能不引以为戒?我倒要看究竟有无见义勇为之士!立等十几分钟,大失所望,围的人越来越多,我纵有三头六臂也挤不进去。罢罢罢,还是赴友聚会要紧。过电话亭时,我突然鬼迷心窍——或者说良心发现,顺手拨了110报警,但愿那女子一不是托儿……我正要高谈阔论批驳,左右朋友你一言,我一语,竞相附合说:某某去环城公园散步,见一歹人于光天化日之下调戏妇女,已撕烂其衣,某某看不过眼,上前喝斥,忽从地缝里钻出三五个大汉,不由分说,要扭送某某去公安派出所,某某争辩,那被调戏的妇女却指认他是歹人,而真正的歹人已不知去向,呜乎,多管闲事,真是惹火烧身!又说某某某坐长途汽车,有一歹徒持匕首行劫,乘客无不就范,惟某某某怒不可遏,与之格斗,腹部被戳一刀,仍不示弱,当时并无一人伸出援手,直到歹徒逃离现场,才有人嚷着让司机开去医院。有人说他不长眼色,那明晃晃的利刃不是闹着玩的;更有人说讽凉话:看看看,你见义勇为,白挨了刀子,害得大家都不能顺利回家!末了,都“唉”地一声叹道:“这就是多管闲事的下场!”

有句俗语:“闲事少管,省得伤脸。”我去合阳县采风,听到过这样段顺口溜“闲事少管,金钱多攒,儿子离远,跟老婆把关系搞谄”。无独有偶,足见:“闲事少管”,几成“共识。”我有时侯偏要“闲吃萝卜淡操心”,自寻思:人有如此共识,自然无可厚非,问题是什么事才是闲事?如果事不关己,就是闲事,那么路见不平,就不必“该出手时即出手,更不必拨打“110”了。人人都有如此共识,怪不得强盗明火执杖而有恃无恐!有如此共识,就可以把国事、公事、他人的事、邻居的事等等等等,统统归于闲事。你不管,我也不管,其后果已经有目共睹了。我每去北京,就觉得那里管闲事的人比西安多,我正要顺手丢掉一个纸蛋儿,不知从何处闪现一位老大娘,非要我把纸蛋儿捡起来,丢进垃圾箱里。不是我睁着眼睛说瞎话,北京的环境比西安好得多,其内因就在有人多管闲事。

“闲事少管”,说白了是自私自利的表现。一两个人这样明哲保身尚可,成千上万人这样明哲保身,后果真不堪设想。有句俗话:“小了不补,大了得尺五。”闲事就好比衣衫破了一样,不管的人越多,就会日积月累成社会弊病。歹人不会只袭击好管闲事的人——相反,他们对好管闲事者尚心有余悸。人人多管闲事,人多力量大,谁还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有句成语,叫众志成城。所谓闲事,实质上是天下事,也就是人人的事,焉能袖手旁观?人间的温暖恰恰在人人爱管的闲事中间,不信,何妨去体验!

上篇:尴尬的“尊容”
下篇:桥陵石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8-12/22/288627.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