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兵
本届亚运会上,中国足球队同号称亚洲无冕之王的伊朗队两次过招均以一球之差败北,令国人为之扼腕长叹,但若平心而论,应当说收获是很大的。
其一,我们通过这两场真正意义上的交锋,第一次满足了我们在赛前提出的要求,即如实检验主教练霍顿的能力和水平如何?不管我们是不是愿意坐下来仔细讨论一下这个问题,或者说能不能平心静气地客观评价,总之,目前这只新老混编部队的实力和表现绝对在当初参加十强战的那支国家队之上,起码是在临场的交锋中表现如此。说得具体些,如在战术纪律、技术动作的合理运用、面对强敌的自信心上,都有了较明显的提高。尤其在整个后防线上,面对代依、巴盖里的强力冲击而不乱阵脚的表现,更是以往国家队的素质所难以达到的。除此之外,中国球员在场上也表现出了较强的争胜意识和拚争思想,少了以往中国队所特有的懈怠和散漫,大家在场上都能严格按照赛前主教练布置的战术执行,即使在形势不太有利的情况下,也打得有板有眼、有张有弛,实在难能可贵。这些,无疑都说明了霍顿执掌帅印以来,中国队已有了明显的起色。
其二,在同伊朗队的两次交锋中,特别是从半决赛中,我们也可以比得出我们在诸多方面所存在的差距,中场存在的“软腰”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不但中场缺乏真正的引军人物,而且中场队员的对抗能力、控球能力、战术预见能力都有明显的不足,与伊朗队巴盖里相比时,这方面的差距更为明显:前锋线上,虽然象李金羽、郝海东、杨晨都有不同的技术特点和突出能力,但其共有的一点——对抗能力低下却是毋庸置疑的,在同伊朗高大后卫的“掰腕”过程中,屡落下风便不足为奇了,所以,在国家队下一步的工作中,是否要考虑启用一些象张玉宁、小王涛这样的强力中锋?在这次亚运会比赛中,中国队的后防线总体说是成功的,但也暴露出一些足以致命的毛病,其原因除个人能力外,心理方面的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而造成这个局面是与目前国内职业联赛水平不高、球员经验不足、应变能力差是有直接关系的。反观我们四位从欧洲回来的球员,就表现得明显高一筹,因此,适当把国内优秀球员送到国外高水平的联赛中去,是促使中国足球短时间内发生质变的绝对途径。
其三,通过这两场比赛,我们还是能多少地感到在球员特别是职业球员素养上,我们的一些老队员已经严重落伍了,具体表现在球场上,斗志低迷、缺少必胜的信念和信心,得过且过多于只争朝夕,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错误思想苗头时有闪现,同场上锐意进取、一拼到底的年轻球员相比,成了鲜明对照。客观地说,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历史性的,也是社会性的,既不能怪球员,也不能怪教练,看待它,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一方面在国内联赛中完善体制、引进竞争机制,一方面要下大力气狠抓球员职业素质教育,同时,也要大胆启用一些素质高、有潜力年轻队员,把他们充实到第一线上来,担当重任,促进竞争,从根本上提高国内球员的职业素质。
同时,通过这次亚运会,我们也要看到过去作为媒介、球迷等在对待中国足球走入的误区,要么大加指责,要么宠爱过度,忽左忽右,难以客观地评判其功过是非,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厄运之后,我们必须学会用良心说话,有错说错,谁错说谁,不株连九族、不一棍子打死,要看到中国足球的希望,为它呐喊:挺住,中国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