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澄合局权家河煤矿工会在开展送温暖活动中,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带领贫困职工发展庭院经济,收到了良好效果。
权家河煤矿截至今年7月份人均工资低于80元的就有625户,人均工资不足50元的就有160户。贫困职工整体素质低,有些职工有力气不会使,有路子看不到,有潜力不会挖。绝大多数贫困职工把希望只是寄托在工会给他们发放救济款和救济品上。工会在走访中了解到,矿部有大片的土地荒芜,野草有半人高,县土地局每年还要征费。与其让它空着,何不变废为宝,让它长出蔬菜粮食呢?他们把这一想法向矿领导汇报后,得到了大力支持。此后,他们把这项工作作为送温暖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俗话说,三年学个好匠人,一辈子不当个好庄稼汉。刚开始时,职工怕种不好白费力气,还得赔本钱。为了解除后顾之忧,工会主席首先开了一片荒地,种了二分蔬菜,其他职工一看也纷纷拿起锄头。有的人还打起土墙,试种大棚菜,一时间就新开菜地60多块,累计28亩之多。当年职工吃上了自己种的菜,种一小块菜,可节约开支500—1000元,仅家属区一带的种菜户每年就可创收1.5万元左右。
一业带一业,种菜尝到了甜头,也为其他贫困户带了个好头。紧接着又在矿区掀起了养殖热,有人养羊脱了贫,有人成了养鸡专业户,还有人试养蝎。准备队工人任学海带领一家老小在矸石山矿渣上垫黄土,栽上果树,明年就可挂果。他还从工会贷款3000元,买了一辆三轮车,由庭院经济发展到运输业。给两个儿子分别娶了媳妇。他感慨地对人说,过去一天到晚生闷气,多亏工会帮我脱了贫,现在一家再也不为生活发愁了。
(李磊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