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智
读高一时,为庆祝圣诞节,英语老师特地组织了一次活动。当老师宣布“凡参加活动的同学均会获奖”时,大家沸腾了。尤其作为文娱委员的我,特别兴奋。
然而,那个晚上,英语老师却突然宣布:由于圣诞节是西方人的节日,所以各种节目均用英语,包括说话、唱歌。我心底暗叫苦,老师教的英语我最多知道一半,别说用英语了,就是用汉语,我也常词不达意。
所以,我安静了下来。尽管其他同学在台上丑态十足,甚至有的说英语还不如我,然而英语老师都忙着让表演了节目的同学抽奖。在那时的我们的眼里,诸如钢笔、笔记薄之类的东西也够丰足的了。
旁边一位同学捧着一本豪华笔记薄,瞅瞅我:“为什么不试试?歌唱家。”我白了他一眼:“我不行。”而心里直哼哼:瞧你那样儿,本人不比你差。
我终于下了决心要试试——我避开大伙,到了外面,用钢笔飞快地在纸上写了一行字:请李智为大家唱一首中国歌。心里有点紧张,做贼一般,把纸条交给了一个不太熟悉的同学:“请递给英语老师。”
很快,纸条被传到英语老师手中,她看了下,然后宣布:“这是一个同学写进来的纸条,他想请我们的歌唱家李智为大家唱首英语歌曲。”我的头一下子涨了几倍,心里直嘀咕:这是咋回事?但是我已经身不由己了,待我反应过来时,我已被好事的同学推上了台。站在台上,我想纸条已不能够看了,而英语歌曲我的确一首不会。我反复跟英语老师说明,并保证一个星期内学会一首英语歌。得到老师同意后,我勉强唱了一首歌。之后由我抽奖,结果,我抽到一只精美的玻璃杯。
不管怎样,我珍视这只“来路不正”的玻璃杯,把它放在我的书桌上,以使让它提醒我:好好学英语。
春节,表弟来玩,第一眼便瞧见了我桌上的玻璃杯,便向我要求用这玻璃杯盛水喝,我没答应,并告诉他,这是我怎么怎么得来的,当然省去了其中的“奥秘”;而且警告他,不许碰杯子,“不然我会对你不客气。”
尽管表弟很淘气,但在我的恐吓中,他也显出了一丝畏惧。表弟七岁,刚读二年级。说起表弟的顽皮淘气,就令人可笑可气。一次表弟做错了事,被老师发觉,狠狠地批评了他,并说了负荆请罪的故事。下课后,表弟抢了女同学的绳子,叫同学把自己绑上,准备向老师“负荆请罪”,结果表弟还未到办公室,被抢绳子的同学哭哭啼啼地领着老师来了;表弟不顾老师的愠怒,一下了跪在老师面前,嘴里直嚷:“老师,我有罪,我知错……”结果惹得老师和在场的同学哈哈大笑。
这不,寒假中,表弟不顾我有重任——寒假作业在身,成天嚷着带他出去玩。那天,我在书桌前读着一本精彩小说,正过瘾时,表弟冲进屋,拉着我便要出去,我那有心思,便断然拒绝了他。表弟仍在一边念叨,我烦透了,便冲出门,反扣上,到客厅读小说。无论表弟怎样求开门,我都当成耳旁风,最后警告他勿再闹了,带着挑衅的口吻说:“只要你想办法迅速叫我开门,我就带你出去玩。”表弟“嘎”地停止了嚷叫,一会儿说:“表哥,求求你开门,我没办法。”我说:“没办法就好好呆着。”表弟带着哭腔说:“那好,只要你保证开门后不打我。”我一边看书,一边随口说:“保证不打你。”
“叭!”我的话音刚落,只听到一声脆响。
表弟在屋里说:“表哥,你的玻璃杯掉地上了。”我一下子从沙发上弹起来,冲进屋,很明显是表弟所为,我高举着书,准备泄愤,而表弟不慌不忙:“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你刚才咋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