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澳门》歌与闻一多

2023年10月07日

文/白麟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播出了电视专题片《澳门岁月》,其中只有七句词的主题歌倍受国人喜爱。这支歌多次播放又上了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引起广泛关注。那么,你可知它出自何人之手吗?

这支歌的名字就叫《澳门》,曲作者是近年来叱咤流行乐坛的广州女作曲家李海鹰(创作过《弯弯的月亮》、《真的好想你》、《我不想说》、《过河》等多首优秀歌曲),而词作者则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为新诗奠基做出过重大贡献的杰出爱国诗人闻一多。

1999年是亿万华人喜迎澳门回归的日子,又恰逢闻一多先生诞辰100周年,这支歌无疑又将诗人再度唱成了“新闻人物”。闻一多为我们留下了他“一团火”(朱自清语)似的诗集《红烛》和《死水》,其中《醒啊》、《七子之歌》、《爱国的心》、《我是中国人》、《长城下的哀歌》等一批爱国诗篇,在抗战时期广为传诵。这位忧国忧民的诗人,也因之被誉为“中国20世纪40年代的屈原”(光未然语)。

《澳门》这支歌便是《七子之歌》的首章诗篇,《七子之歌》是闻一多借《凯风》“邶国七子”典化而来的。他在诗前序中云:“吾国自尼布楚条约迄旅大之租让,先后丧失之土地,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臆其悲哀之情,盖有甚于《凯风》之七子。”面对“国疆崩丧,积日既久,国人视之漠然”,诗人愤作《七子之歌》,“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怀祖国之哀枕,亦以励国人之奋兴”。

诗人将《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喻为“中华七子”,以同样结构的七句式作排比写出七章,以《七子之歌》为总题最早发表在1925年7月4日出版的《现代评论》杂志上。《澳门》全诗如下:“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当我们捧起这首70多年前诗人忘情而就、饱含血泪的短章,当我们唱起这支由澳门劳工子弟学校孩子们最先唱出的诗歌,还有谁不为今天共和国的强盛和伟大而自豪而欢唱呢!

上篇:奥斯卡颁奖侧记
下篇:百姓难抵人情债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9/4/19990409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9-04/09/25527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