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现代化给我们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有时我们在活得细腻方面、真不如农业社会中人。

方言误读

2023年10月07日

文/田长山

亏欠

我外祖母是光绪年间生人,因她父亲的开明,也能识文断字。我小时候就听她调侃“三字经”说:“赵大伯,青铜钱,爷爷孙子李万年”,也听她背“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这些“治家格言”。但是对我印象最深的一个词还有“亏欠”——“不就是做了一点活么?咋能给人老说亏欠?”“给人些好处是对的,但不能说亏欠,一说亏欠也就把好处说得没了!”亏者,这本该是属于我的,我给你了,你多了,我少了,你亏了我;欠者,我给了你,你欠了我。亏,有损害之意,关中人骂人:“你先人把人亏了!”就是说“你先人在和别人共事的时候,做了伤天害理昧良心的事,对不起别人,损了阴德,这才让你这样的不明事理!”有时候开玩笑也这样说。亏欠,说到底是源于人与人的利益关系、情感关系。亏欠显然是小利益,小恩怨。我外祖母是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来说,人应该厚道一些,不要把吃亏占便的事算计得太精明,显得自己的气量小境界不高。她老人家不会像古人那样文雅,但她知道有些属于自己吃亏的事,不能说,一说就俗,一说就成了“摆亏欠”,就显得一个人很猥琐,很没水平。想起一句古人语:“君子绝交不言恶”。为什么不说那位曾经是朋友的人的不好?为什么不向更大的范围传播那位曾经是朋友的人的对不起自己的地方?可能就是因为一说就俗,一说就像小妇人在摆亏欠,一说就造成自伤。可以“道不同不相为谋”、“大路朝天,各走一边”而没有必要在诋毁别人中把自己变成小人。我们现在有时活得很粗糙,一些细微的道德,一些人情物理有时就来不及体会,也来不及整理。现代化给我们很快的生活节奏,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有时我们在活得细腻方面,真不如农业社会中人。

种系

关中人吵架,有一句骂人的话:“看你是个啥种系!”换句文雅话说,就是这个人的血统有麻达,不纯。为什么血统不纯,只能从他的父母亲的身上去找。那么潜台词已经涉及到父不成其为父母不成其为母的很厉害的伦理道德的责难。“种系”其实就是家族遗传,就是家族的血脉。为什么不骂别的,偏偏要从血统上入手?只能是与农业社会的道德理念有关。由涉及财产继承的纯正性问题,推及一个人的是否正统,是否是真正具有财产继承的权利。由此延伸下去当然要追溯一个人的性行为是否端正,是否保证了种系的纯正性。所以道德的评判说到底还是最后根植在利益关系的土壤里,以至于显得只有道德的神圣性而没有利益的世俗意义。关中人说人的遗传时候还说:“啥蔓蔓结个啥蛋蛋!”也说:“跟种象种,编个筐筐象笼!”这些谣谚就已经说明了,“种系”概括得很科学,是从生产生活经验积累的角度而来的。关中人骂人,还有许多从血缘血统入手的,如:“狗日的是个转种子!”——就是说,种子已经不纯了,已经出现了混血或杂种;又如:“把你个嫖客日下的!”这句很粗俗的骂人的话,也是出自于血统血缘,出自于对女性(母亲)的人格的侮辱。有没有生理的生命本能的意义?也许有,因为人在爱情婚姻的问题上都是排他的,权利不容侵犯,人有天然地捍卫自己的权利的本能和要求。如果被侵犯了,那肯定是对事人的人格的侮辱。用足以造成对人格进行侮辱的语言来羞辱对方,必然能起到别的羞辱所不能达到的作用。我常常怀疑,这种理学色彩很重的漫骂,不是中国从一开始就有的,而是宋明理学在有了“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以后才产生的,因为汉唐间人在伦理道德上有很多为后者所非议处,被叫作“脏唐臭汉”的。

上篇:山那边是海
下篇:向往白套装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9-04/23/25569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