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丹影
一条用青石板铺就的长街横亘于凤冠山下的丹江之滨,尽管它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岁月的长河在无情地冲洗,却洗不掉那斑剥的依稀记忆。
那是一条沿河而建的老街,当丹江像条缠绕在商山腰间的银白色腰带,在老街的护堤前折了一个弯后悠悠飘向白云深处的时候,老街就融入那百霭霭的灵气中,变得几多灵秀几多神秘,而驻足在老街上去感受它的灵秀与神秘时,除了老街的落寞和与之不相适应的新潮外,已经很难让人体味到传说中的景致了。
老街曾有过辉煌时期。那时街两旁是青一色的青砖瓦房加木板门面,而这些门面自古就是开着各种小店,家家户户以此为业。街道窄而长,店铺便一家挨着一家,生意总是红火。居住在街上的有盐帮、马帮和船帮。盐帮将当地老街上的香苜蓿以担脚的形式担往郧西一带,换回水烟和食盐,马帮沿西旱路走商山、越秦岭,把老街上的中草药驮去长安,换回丝绸和布匹。而最为庞大的是船帮,他们把当地的土特产葡萄、柿子、桃核、板栗和龙须草运往南阳、汉口一带,换回火纸、香表、染料和搪瓷后溯江而上,使老街成了当时商洛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吸引了大量的生意人,连意大利的传教士也在老街上建有教堂、葡萄酒做坊。每天晨曦中,那宏亮的钟声在老街上敲响时,一扇扇木板门,随着吱吱呀呀的声响,便开出了条缝,家家户户的男人女人便沿护堤去河里挑水或浣衣,尔后便是一阵阵的捶衣声,唤醒沉睡在大山深处的旭日。
然而这样的鼎盛没有多久,老街在长期的战乱和动乱中,失去了往日的容颜,而一天天变得苍老起来,成了一个遥远的传说。
改革开放的大潮涌进了商洛山,唤醒了这块沉睡的土地,开始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尤其是这几年,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在沿过境路的两边,一个新建的北新街成了古寨山城的新景观。走在新街上,高楼林立,道路开阔,车水马龙,霓虹闪烁。歌厅舞厅、酒楼发廊、旱冰场健身房这些充溢着现代都市韵味的时尚,成为山城人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与老街相比起来,成了明显的对照,尽管它曾是山城人的骄傲,但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生活面前,老街充满了沧桑感,一种残垣断壁的凝重与凄凉,所幸的是那些青砖瓦房已在慢慢地被钢筋水泥所替代,一个现代文明的新都市正在向着我们走来。
别了吧,老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