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病之源皆从体液的酸中毒症状开始。只有使体液呈弱碱性,才能保持身体健康。”这是一位美国病理学家向世人提出的忠告。
在正常状态下,人类的血液和体液都稍偏碱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食用的鱼肉禽蛋等增多,这些食物进入人体经过消化分解,在体内呈酸性,使机体内环境的酸碱度发生改变。再加上人体新陈代谢也不断产生酸性物,这样一来,人体内的酸性物质过多,血液和体液呈酸性,从而产生疲劳、虚弱等,严重者便会生病。
因此,多摄取一些碱性食品以中和酸性,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对生命健康则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老年人,血液里维持弱碱性,经常使胃肠清洁,减少粪便中毒素的吸收,身体才会更健康。否则,即使锻炼再勤,由于血液偏酸性,人体新陈代谢不能处于最佳状态,也容易早衰。
一般来说,粮食、肉类、蛋类、鱼类、花生等食物进入体内代谢后最终产物是氮、硫、磷等元素,它们属于酸性食物,人们应适当少食。而蔬菜、水果、牛奶、土豆、海带、豆类等食物进入体内代谢后最终产物是钾、钠、钙、镁等,它们属于碱性食物,中和体内的酸性物质,使体液的酸性度值处于恒定的平衡状态,为机体各脏器创造一个良好的发挥其最佳功能的体液环境,对于生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吴照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