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本报4月29日二版以《南火巷还要“烂”多久?》为题,客观具体地报道了西安市环城西路旁的南火巷如何变成了“烂泥巷”的缘由,这篇报道不但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而且也受到了市政、街办、工商以及当地群众的高度重视和热忱欢迎。综合各方意见,大家都认为治理“烂泥巷”虽然困难较大,问题复杂,但再也不能让其“烂”下去了!究竟如何治“烂”?人民群众期盼着,各有关方面也在努力,可到目前为止仍没有一套彻底治“烂”的方案。为此,本报记者就此事再次采访了有关方面。本报将对事态的发展进行跟踪报道,敬请读者垂注。我们相信,加强市政建设,改变市容面貌,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再难,只要各方统一行动,以法办事,难事也能办好。
市政修路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本报讯 治理“烂泥巷”,最根本的是要修路。5月11日一大早,记者首先来到西郊市政工程管理所,市政人员表示,修路是他们的本职工作,但对南火巷的情况,修路必须要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不再在路上倒水,二是让出道沿。
据西郊管理所生产股黄新广股长及在场的其他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在看到本报的报道之后,非常重视这个问题,先后多次派人实地察看,并派有关人员同西关街办协调修路事宜。他们希望西关街办能大力配合他们的工作,做好群众工作,制止两旁饭馆向路上泼水,待路面干了以后,他们力争挤出资金,加劲工作,修路也就是十几天的事。路修好后,更需要当地群众的爱护和市容方面的管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倒水毁路的问题。市政人员表示,下一步他们要多与街办联系和协商,争取早日将这件事办好。再次采访黄新广时,他说近来修路任务繁重,要修南火巷,得到6月4日左右,关于方案之事,他们愿意和街办通气协商。
街办关键是市政要拿出修路方案
本报讯带着市政方面的意见,本报记者在11日早随即就采访了西关街办副主任李小林,他说,他们为修路做工作义不容辞,首先要市政方面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修路方案。
李小林说:“无论干啥,只要是为公益事业,咱们街办都会大力支持”。南火巷“烂”到现在这种局面,情况复杂,做群众工作难,最好是让市政方面先拿出修路方案,根据方案,我们再做具体安排和全力的配合工作。这个方案要说明什么时候开始修路、修成什么程度、怎么修等等。关于制止倒水问题,只要市政说好什么时间修路,我们无论如何也要制止住,那怕一天派专人盯在那儿。要从根本上解决倒水问题,还需工商部门的配合,依法取缔无照经营户;市政在修路时也要考虑上下水的问题。李小林表示,只要市政拿出修路方案,他们一定会全力以赴做好自己的工作,以保证修路工程的顺利展开。
工商配合街办依法取缔无照经营
本报讯听了市政和街办的决心和意见,记者于当天早上首次来到西关工商管理所,孙建华所长表示,治理南火巷,他们会全力以赴,支持街办工作,履行职责,坚决依法取缔无照经营。
孙建华在看了4月29日的《陕西工人报》后说,南火巷饮食经营户之事,他们在以往整治、取缔过多次,督促经营户搬迁,但之后又死灰复燃。对于南火巷这样一个无上下水的地方,他们不能给经营户发营业执照,那儿的摊点属非法经营,按理应依法取缔,但又有多种原因,仍使其存在。孙建华分析,南火巷非法经营户的存在还有占道经营、社区服务等问题存在,那些经营户的门店,多是违章建筑,拆除还需市容方面的配合。孙建华表示,对于修路需要治理无照经营户,他们会克服自身困难,履行职责,大力配合街办的工作,还道于民。
群众修路是大好事我们双手欢迎
本报讯 在走访有关部门之后,记者又亲临南火巷,居委会副主任刘彩英握着记者的手说:“感谢你们为群众呼吁,要修路是好事,我们双手欢迎。”
在中午12点左右,记者赶到南火巷,几名群众先围住记者纷纷发表看法,群众说,他们住得低,遇到雨天就全体抗洪,他们希望在修路的时候,将南边的道路加高,以防洪水入侵低洼地带,并将附近路上的收水口也全部扒开,以利他们倒生活脏水。他们还反映,南火巷路灯有好几年都不亮了,这儿天晴下雨泥泞不堪,加之路面坑坑洼洼,晚上行路真险啊!希望有关部门在修路的同时,也修修南火巷的路灯,让这儿白天不“烂”,晚上不黑,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习记者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