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社会保障一张急待编织的“安茔网”

2023年10月07日

目前,下岗职工择业时后顾之忧很多,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怕失去“保障”。我国长期实行的是计划经济,职工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都由国家包下来,因而社会保障并不为人们所重视。社会保障的覆盖面相当低。1997年,全国职工养老保险的覆盖人数为11220万人,养老保险国有企业的参保率为95.2%,集体企业为51.5%,而包括外资、私营在内的其他所有制企业仅为27.5%。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虽正在逐步扩大,参加失业保险的职工已达1亿多人,但占全国职工总数的比例才73%。还有部分城镇职工虽已参加了保险,但由于企业亏损、停产、半停产等原因,停发或欠发医疗费和退休金的人数也有1000多万人。从经济性质来划分,未参加各类社会保险的主要是私营、个体、“三资”企业。由于社会保障覆盖面不足,使得人们的后顾之忧难以消除,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步履艰难。

老有所养,是每个劳动者最基本的愿望,劳动者把自己退休后养老活命的希望寄托在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的养老保险金上。但养老保险金不够养老,在政府社会保障部门,已成为上下都在焦虑的大问题。像江苏省1997年养老保险首次出现收支倒挂,赤字达1.33亿元。而今年一季度的收支赤字竟高达2.29亿元。全省迄今为止,历年拖欠12.44万名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总额已达1.55亿元。南京市1997年应收养老保险金13亿元,实收12.44亿元,净增欠款5840万元,支出13.95亿元,全年缺口1.53亿元,已到了风险备付的警戒线。出现这一问题,主要原因一是由于下岗、失业、提前退休等因素,在职者呈减少趋势,而离退休人员增长幅度加大,离退休人员待遇的年增长远大于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增长速度,客观上形成剪刀差。二是征缴困难,欠缴严重,造成收支失衡。

国家对保障下岗职工基本生活的资金,采取了“三三制”的办法,即政府、社会和企业各承担1/3。但随着下岗人数的不断增加,各级本已十分紧张的财政已难堪重负,而下岗职工较多的企业更是无法拿出那个1/3,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基金来源面临不敷支出的困境,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尚有300多万下岗职工还未享受到基本生活保障。

社会保障制度是维系社会经济正常运转的“安全网”,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要建立起这样一张“安全网”,就必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抓紧保障基金的清缴征收和加强省级统筹。

(季玲)

上篇:缴纳工会经费不能看“感情”
下篇:“三金”织起互助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9/7/19990723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9-07/23/25830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