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本报6月24日二版以《“京统”传呼机西安售后服务差》为题,客观地反映了记者在修机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文章刊登后,在读者及厂家引起了不同反响。“京统”传呼机西安办事处负责人就此事专门向记者作了说明,并向记者当面道歉。
在厂家接到报纸之后,7月6日,负责西北地区售后服务工作的营销部经理朱祥莉从重庆打来电话,向记者道歉,并表示愿意和记者当面详谈。7月19日,在朱祥莉到达西安后,记者应邀去他们设在西安的办事处,对此事进行跟踪采访。顺便拿了一台机子,负责西北片修理工的李师傅迅速认真地将机子修好。在为用户服务时他们提倡微笑服务,进门第一句就是“对不起,让你久等了。”关于维修部不修机之事,朱祥莉说,他们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西北地区用户,把维修点(即办事处)设在西安钟楼小区,对三包期内的机主一概实行免费维修,对人为损坏的传呼机仅仅收取材料费。记者文章中所提的西北一路等几个维修点也是“京统”机子的修理点,但他们只是代理维修,有许多配件不全,所以没有给记者修机子。加之态度不好,使记者多跑了许多冤枉路。他们现在已通知各点,有用户去修机,马上转过来,这样更有利于为客户直接服务。记者在修机时吃了“闭门羹”,是因为他们办事处人员少,又负责整个西北地区,当时记者去时,修理人员到宁夏去巡回修机,所以不在,对此敬请记者原谅。
“用户永远是第一”,“京统”传呼机能够重视新闻监督,真实向记者反映情况,不断完善售后服务的做法值得称道。
本报记者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