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请听我心声 为我解怨优

——当前影响职工积极性的三大问题解析

2023年10月07日

据对各种改制形式的企业职工的抽样调查和走访座谈,广大职工总体上是赞同、拥护支持企业改革的,但对改革中出现的一些情况和问题,部分职工也产生了埋怨情绪。

一是对合法权益受侵犯的埋怨情绪。相当数量的职工对企业在改革过程中不依法办事、严重侵犯职工合法权益表示愤慨,主要集中在工资、保险、医疗等问题上。部分企业拖欠职工工资现象比较严重,有的企业为“降本增效”而不适当地减少人工成本,拒不执行国家规定的工时和最低工资标准;有的企业不但不按规定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部分职工患病后得不到医疗保障,有些因无钱而不能及时治疗,小病酿成大病。

二是对出台“土政策”的不满情绪。广大职工认为来自党中央、国务院的方针、政策很英明,都能考虑兼顾职工的利益,尤其是对再就业方面的一系列政策,一致感谢党和政府给予的温暖和关怀。但对基层,尤其是企业及其主管部门在改革过程中,对中央政策的“变通”和“灵活执行”意见颇大。“一刀切内退”、不入股就“视同自动下岗”等。最近又有一些部门和企业出台了“系统内下岗”的规定,即职工下岗后原单位既不发放生活费,也不安排进再就业中心,也不作下岗职工统计上报,让其自求生路。这种对下岗职工撒手不问的“土政策”固然减轻了企业和政府的压力,但却造成了部分下岗职工生活极度困难,引发了职工对现实和改革的不满。

三是对企业干部不与职工“同生死”的怨恨情绪。部分职工反映,在企业改制过程中,下岗的基本上都是普通职工,干部却无人下岗,加剧了企业一、二、三线人员的比例失调;“减员增效”迫使部分职工离开企业、失去了饭碗,但部分干部仍然在办公室无所事事,捧着茶杯悠悠自在;少数企业倒闭、破产职工失业,但对企业倒闭、破产负有不可推卸责任的企业领导干部却因祸得福,不但官级不降,反而越当越稳当,有的被调到企业主管部门当领导,有的被调到“早涝保收”的事业单位当负责人。职工产生上述种种不满情绪和对立思想的原因,主要是在企业改革过程中,一些领导对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和作用口是心非,言行不一,党的“全心全意依靠方针”落实不到位,部分掌权者不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党的方针政策办事,职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职工心理受到了严重伤害。

(吴启明)

上篇:省电力公司为厂务公开再添把柴
下篇:昔日竞争对手今喜结“姊妹组”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9/9/19990901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9-09/01/260393.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