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一台黑白电视机的故事

2023年10月07日

看到如今工程队里一台一台地添置大彩电,不由使想起那台24寸匈牙利黑白电机,它曾经是我们队里的宝疙瘩。

刚解放的五十年代,工翻身当了主人,心情激动无比《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我们人有力量》等歌曲是工人们业余时间最爱唱的。六十年代,有了电影,一两个月巡回放映队到工地一次,《朝阳沟》、《李双双》等使工人乐此不疲。到了七十年代,就只剩下“八个样板戏”。

那时,我们铁路职工都很穷,业余时间很少,逛商店,一到下班没事,男人们三个一伙五个一堆,挤在一张铺上打牌,贴胡子拱猪,谁当了猪就挂胡子、钻桌子;女工们扎堆儿,专找单位发的线手套,拆了织线裤。只有做这些,来打发山沟里无聊的业余时间。

70年代末,队里请来一个“洋玩意”,一下子把我们这些工人给吸引了。

那是1979年,队领导听说西安有电视机,千方百计筹措了900元,派两人专程前往购买。

那时的900元可真不算少。我们大多数人的月工资才43.86元。我夫妻俩都在队上工作,月工资加起来还不到100元,就这也让大家羡慕得不得了,三天两头敲我这个大头买酒喝,谁还拿得出这么多钱买电视。

那天下午4点多钟,电视机一到,职工家属大人小孩把这台电视围个水泄不通。平日开大会300人都能坐下的“三用堂”一下子显得格外小,坐在里面的人不让外面的进去,坐在外面的人不让里面的人出来,没办法只好把电视从室内搬到室外看露天电视。

11月份的陕北天气,到了晚上已是零下几度,冻得人们直跺脚,但仍然是只见人来,不见人走,每晚必到电视屏幕打出“晚安”方休。这种场面直到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队里有了第二台、第三台电视才有所缓解。

改革开放的20年,我们铁路工人的生活发生了巨变,工地上几乎每个宿舍都配上了大彩电,大部分职工家里不仅有彩电,还有VCD、功放机等,职工们过足了电视瘾,享受着不出门的家庭影院。 (陈仲有)

上篇:汉江库区被渔民闹翻了天
下篇:宝鸡电话大用户摘掉“愁帽子”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9-10/06/261269.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