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国庆假期,梁毅欢天喜地地请来木工,购买了木料准备装修他的新居,回来却发现同样的木料比邻居价钱高出千余元,令他心生疑窦。碑林分局白庙工商所经过调查发现,原是木工从中作崇,吃了店家的“回扣”。
梁毅国庆期间在西安太白建材市场建材园为自己的新居购买装修材料,木工王某自称熟知木料行情,大包大揽为他挑材料,王某挑得很仔细,说东家的料薄,松脆易裂,西安的料硬,花纹却太粗糙。其间不时与木料商窃窃私语,最后选定了一家木料。梁毅按木工所言买了20块木工板、40块榉木板、30块三合板,一套木料下来花了一万余元,钱虽多了些,可是懂行的木工执意只要这种木料,梁也就咬咬牙买回家。岂料节外生枝,梁某与左邻右舍闲聊时发觉人家一模一样的料竟要比他便宜千余元,不平之下,梁毅向白庙工商所投诉该木料商牟取暴利,工商人员分析暴利大概非木料商获取,“猫腻”出在他家请的木工身上,叫来王某仔细查问,王某听工商人员和他谈各种木料的成色、价格头头是道,渐渐心虚有些招架不住,只好道出实情:原来他仗着自己是内行,买料不是取决于料的质量或价格,而是权衡哪一家给的“回扣”多,从中渔利,于是导致主家高价买木料、木工从中吃回扣的现象。 (萧遥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