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职工头脑,引导职工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职业风尚,努力把职工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的劳动者,是我国工会的一项重要社会职能,也是工会工作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为了推动当前正在进行的职工学习邓小平理论活动,由省总工会主办,步长制药有限公司和陕西工人报承办的《“步长杯”陕西省百万职工学习邓小平理论知识竞赛》活动,以此作为全省360万职工向建国五十周年和澳门回归献一份厚礼。现将竞赛试题刊登在此,希望广大职工踊跃参加。
1、邓小平指出:现在我们搞经济改革,仍然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年轻一代尤其要懂得这一点。但问题是()。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弄清楚这个问题。
A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B什么是市场经济,怎样建立市场经济C什么是计划经济,怎样建立计划经济D什么是现代企业,怎样建设现代企业
2、邓小平指出: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就要肯定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逐步摆脱贫穷,使国家富强起来,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A发展生产力B束缚生产力C束缚生产关系D发展生产关系
3、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
A共同富裕B小康C共产主义D按需分配
4、邓小平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
A第一生产力B第二生产力C生产力的补充D生产力的发展
5、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就是不发达的阶段。
A初级阶段B富裕阶段C贫困阶段D高级阶段
6、邓小平提出:我国经济发展(),本世纪走两步,达到温饱和小康,下个世纪用30年到50年时间再走一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A分三步走B科技优先C素质教育D信息产业
7、邓小平指出,现在我们正在做的改革这件事是够大胆的。但是,如果我们不这样做,前进就困难了。改革是中国的
()。
A第二次革命B发展道路C发展趋势D发展动力
8、邓小平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A经济手段B是非标准C社会制度D企业制度
9、邓小平指出:总之,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A共同富裕B对外开放C市场经济D独立自主
10、邓小平指出:我们政治体制改革总的目标是三条:第一,巩固();第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第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A社会主义制度B企业改革成果C对外开放成果D经济发展成果
11、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
A精神文明B民主C自治D法制
12、邓小平指出:我们人民的团结,社会的安定,民主的发展,国家的统一,都要靠党的()。
A领导B拥护C维护D支持
13、邓小平指出:依靠()必须成为党的指导思想,必须贯彻到各部门中去。不能把它看作只是工会和工厂的事情。
A工人阶级B劳动群众C知识分子D产业工人
14、邓小平指出:工人阶级要用最大的努力来()现代化的技术知识和现代化的管理知识,为实现四个现代化作出优异的贡献。
A掌握B学习C实现D追赶
15、邓小平的全部理论活动都是围绕()这一问题展开的。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B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C什么是市场经济D怎样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16、邓小平理论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具有内在的渊源关系和本质的联系,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它们的思想精髓都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建设共产主义C实事求是D建设社会主义
17、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A邓小平理论B列宁理论C毛泽东思想D刘少奇论述
18、邓小平理论贯穿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回答了建设()的一系列问题,构成了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
A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B社会主义C计划经济D市场经济
19、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对当代中国的()进行了创造性的思考和探索,形成了邓小平理论。
A现实问题B阶级问题C社会问题D现代化问题
20、邓小平理论()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这一基本问题。
A第一次B第二次C第三次D第四次
21、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走向强大的()。
A精神食粮B精神支柱C思想武器D方向
22、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要走自己的路,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而不能照搬别国模式,这就是要建设
()。
A社会主义计划经济B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C现代工业D市场化
23、回顾20年改革开放的奋斗历程,我们不难看出,每一项重大改革政策和措施的出台,都是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引下产生的,20年来我们所取得的成就,都离不开
()。
A思想解放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群众运动D政治斗争
24、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贯穿社会主义社会始终的(),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
A唯一任务B根本任务C主要任务D任务之一
25、社会主义要实现共同富裕,同时也意味着社会主义必须坚持(),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可须臾分离。
A公有制B公有制为主体C非公有制D非公有制为主体
2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就是以()为中心,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途径。“两个基本点”,一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改革开放。
A阶级斗争B经济建设C思想建设D道德建设
27、党的十五大根据()和党的基本路线,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验的基础上,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目标,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A马克思主义B邓小平理论C毛泽东思想D列宁主义
28、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包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三者有机统一,不可分割。
A科学B文化C艺术D道德
29、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坚持速度与效益的统一,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实现我国经济()的重要举措。
A发展B发展战略C体制改革D复苏
30、准确把握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是()现行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和今后制定新的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
A划分B判断C区别D澄清
31、我们国家的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的前提下,从根本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
A基本制度B基本理论C基本理想D基本原则
32、我们衡量一切改革措施得失成败的主要标准,是()标准:是否有利于解放社会主义生产力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A三个有利于B三个是否C是非D得失
3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处理()的关系,保持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
A改革、发展同稳定B经济和文化C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D市场与计划
34、实行(),是符合当今时代特点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要求的、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A对外开放B经济改革C市场化D依法治国
35、党的()正式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制定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规划,成为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行动纲领。
A十四届三中全会B十三届三中全会C十二届三中全会D十一届三中全会
36、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分配上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其他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
A并存B作补充C兼顾D平衡
37、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A基本框架B基本目标C基本设想D基本蓝图
38、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
A现代企业制度B集体企业C民营企业D外资企业
39、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障资金来源的多元化,改变过去社会保障资金主要由国家负担的情况,实行社会保障资金由()共同负担。
A国家、企业和职工B国家和企业C企业和职工D职工家属
40、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A中心环节B经济基础C必要前提D首要条件
41、对国有企业的改革,要着眼于搞好整体国有经济,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它的基本途径就是()。
A“抓大放小”B实行股份制C实行公有制D兼并企业
42、国有企业改革的任务之一是实行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
A实施再就业工程B失业保险C劳务输出D提前退休
4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的所有制结构。
A共同发展B合理发展C合理补充D限制发展
44、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A总资产B各行业C各产业D各企业
45、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
A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B乡镇企业C股份公司D民营企业
46、股份制是一种社会各方面自愿入股、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和自担风险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组织形式,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非常重要的()。
A实现形式B补充C管理形式D分配方式
47、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针,是政治体制改革的()。
A基本方向B基础C基本途径D基本方法
48、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
A战略任务B任务C政策D方针
49、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只有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才是()。
A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B社会主义C资本主义D文明社会
50、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A根本任务B最终目标C最高理想D主要特征
51、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建设两个方面。
A职业道德B国防现代化C教育现代化D科学教育文化
52、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
A依靠对象B中坚力量C领导力量D领导核心
53、新时期必须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坚持开展(),进一步把党建设好。
A阶级斗争B群众运动C政治斗争D反腐败斗争
54、历史的经验证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组成最广泛的(),是战胜困难、夺取革命和建设胜利的重要保证。
A人民阵线B爱国联盟C社会联盟D统一战线
55、全心全意依靠()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方针。在我国建设现代化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这一方针。
A产业工人B劳动人民 C知识分子 D工人队级
56、我国()作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可宝贵的财富,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骨干力量。
A工人B农民C解放军D知识分子
57、坚持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必须从政治上保障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和民主权利,必须切实保障和维护职工的()。
A劳动权利B政治权利C物质利益D合法权益
58、工会作为一个政治组织,既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又是维护职工权益的代表,忽视工会工作,就谈不到()工人阶级。
A重视B维护C帮助D依靠
59、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已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靠科技进步,企业生产中的技术构成越来越高,这必须要求劳动者也要随之提高自己的()。
A敬业标准B职业道德C职业技能D科学文化水平
60、()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它的基本内容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即在祖国大陆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香港、澳门和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实行高度自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A平等独立B多党执政C自由竞争D—国两制